爭執的價值,絕不是為了拚輸贏!珍惜願意和你 吵架 的朋友,這才是真友情!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

  • 2019-02-11 15:07
  • 更新:2019-02-21 11:58

爭執的價值,絕不是為了拚輸贏!珍惜願意和你 吵架 的朋友,這才是真友情!

(圖/shutterstock)

 

圖 / shutterstock

 

作者:  松浦彌太郎

 

我一邊冒著冷汗,同時又覺得好羨慕。

看人吵架竟然會產生這種心情,

那是很久以前去拜訪某著名

平面設計事務所時的事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有個起爭執的合作夥伴

其實是好事

兩位專業設計師合夥成立

設計事務所已經有幾十年,

當著依約前來開會的我這個局外人的面,

毫不避諱地大吵一架。

兩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雙方僵持不下,

幾乎是對彼此大吼大叫了。

「不好意思,雖然這是常有的事。」

助理惶恐地向我道歉,我卻因為見識到

創作現場的驚人氣勢,不由得看得入迷。

為了「做出好東西」,認真的兩人不惜爭執

也要全力以赴,正因如此才做得出厲害的作品。

對於他們那彷彿夫妻間才會

如此大吵的關係,我甚至感到嫉妒。

和長久合作的夥伴之間

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固然很重要,

但也不需要所有意見都相同。倒不如說,

身邊有個和自己意見相違的人更是重要。

「價值觀」與「想法意見」是兩回事。

價值觀的基礎是建立在更深的地方,

想法及意見則只是眾多方法中的一種,

會隨時間和場合改變。

人愈長大就愈不柔軟,失去彈性,

所以最好多聽取不同的意見,

被打擊得滿頭包也好,

和人徹底起爭執也是好事。

然而不知為何,人愈長大就會

愈排斥和自己不同的意見。

長此以往,結果就會成為只能容許

一種聲音的一言堂或變得剛愎自用。

缺乏彈性、太過固執的組織高層,

總是排除異己。為了不想被邊緣化,

員工往往會配合行事,不敢唱反調。

這樣的組織就只能流於守舊,而無法創新。

 

汲取不同的意見,

雜音也會有價值

現在的我,站在為公司面試新人的立場,

總希望自己能盡可能採用意見不同的新夥伴。

意見不同雖然會產生衝突,

但衝突其實是確認結論

是否正確的最佳方法。

就算最後自己的意見被採納,

但在聽到別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時,

如果能停下腳步思考一下,

說不定還能做出更好的結論。

有時,雜音也具有價值。

和持不同意見的人交談,

有時也會演變成類似吵架的爭論。

我基本上不是個喜歡爭執或吵架的人,

即使如此,在和自己有一定交情的人

產生意見衝突時,我認為爭執也沒關係,

應該說會發生爭執還比較好。

不論是在工作上或私領域,

只要是自己所重視的人,

我希望在事關重大的情況時,

對方也是個願意用心和我起衝突的人。

「無論如何都希望你能理解!」

「想盡辦法也要讓你明白!」

之所以產生這個念頭,

全是因為重視對方的緣故。

若是換成怎樣都無所謂的人,

應該不會產生這種心情吧。

但是,那種因為不小心碰到對方或說話

口氣不好等理由所引發的爭執,和我想要

「吵一場好架」的動機是大相逕庭的。

 

 

吵架不是因為討厭

反倒是在乎

小時候我差不多一星期和朋友吵一次架,

而且對方一定都是交情好的朋友。

吵架不是因為討厭對方,

而是希望感情更好才吵。

吵到兩人哭著像小狗一樣扭打在一起,

筋疲力盡了才說「算了,不吵了」,

然後結束這場爭吵。不可思議的是,

吵完之後,彼此的感情總是會比吵架之前更好。

在爭執扭打的過程中,

我們從對方身上

所獲知的事情比平常還多,

或許是因此而更了解對方了吧。

也可能是因為爭吵時,

我們都毫不保留地流露真正的情感。

長大成人的現在,雖然不再和誰扭打成一團,

但還是有辦法吵一場好架。

首先,彼此都要全心全意地投入爭吵,

拋棄裝模作樣的面子,徹底說出真心話。

不要害怕意見不同,

要光明正大提出自己的想法。

如此一來,就能得知對方脆弱和溫柔的一面。

有時也會有因為價值觀不同而引起的爭吵,

這種時候,選擇分道揚鑣也是一條路。

還有,爭吵的結束方式也很重要。

 

爭執不分勝負

給彼此一條活路

我很喜歡橄欖球運動在

比賽結束時說的「No side」。

意思就是勝負一旦結束,

大家就不再敵對,而是朋友。

架不能永遠吵下去,總有一天會結束。

這和摔角或拳擊比賽不一樣,

爭吵的尾聲不該是其中一方給了對方致勝一擊,

不能用拚個你死我活這樣的方式結束。

我所見過能吵一場好架的人,

都是在吵架時懂得自己宣布「Noside」的人。

不會做出致命的一擊,不把對方逼入絕境,

一定讓對方有活路可走。

確保對方有活路可走,

自己說得出「No side」,

這就是我心目中吵一場好架的禮節。

一場好的爭執必有超越勝負之處,

能顯現出對方與自己內心深處的樣貌。

尤其忌諱的是「致命一擊」,

這麼做無異於打對方的臉,

讓對方尊嚴掃地,只會讓人產生嫌惡與憎恨。

這種爭吵方式無法激盪出更好的意見,

也無法加深彼此的關係,更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只會引來最可怕的報復後果。

 

 

 

人很軟弱,所以總忍不住想強調自己的強大。

平常看起來有風度、客觀中立的人,

一旦被逼急了也會想誇耀自己的厲害與正確性。

「我才是最強的!你是魯蛇,我才是勝利者。」

這種時候或許感覺自己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清楚分出勝負也或許讓你感到很痛快,

可是,人生沒有永遠的勝利。

如果無論如何都想分出高下,就把結論交給對方決定。

即使自認贏的是自己,也要把輸贏的判定權交給對方。

別忘了,吵架的目的是希望增進情感。

萬一遇到吵架只會讓彼此關係變得更差的對象,

迴避爭執也是大人的聰明做法。

 

 

本文摘自《正直》

作者:  松浦彌太郎  / 譯者: 邱香凝 / 出版社:時報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責任編輯 / Julie)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times.fans/

時報出版: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times.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