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撰文者:好險網/ 林意珍 財富顧問
買保險是希望保平安,
萬一遇到風險時,
保險的理賠可以為我照顧家人,
是對家人愛的表現。
如果可以付少少保費,
發生風險時獲得高額理賠,
以投資觀點來看,
就是低投資高報酬。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人的壽命有限,
終究一定會死亡,
只是死亡發生的時間點未知;
定期壽險的概念,
就是買一段時間內,
可能是 10 年或 20 年的保證,
過了就沒有了,
所以定期險保費比較便宜。
而終身險,則是買一個確定有的給付,
無論何時身故,
所以保費一定會比較貴。
人的經濟能力和觀念,
會隨著時間改變;
年輕時候買定期險,
在財務許可的時候
就能增加終身險,
因為在同樣的預算之內,
終身險跟定期險比較,
只能買到一點點的保障,
定期險則是低保費高保障。
但定期險的考驗是:
1. 年齡增加後再買終身險,
保費比年輕時高
2. 定期險保價金比較低或沒有保價金,
忘記繳費或者延遲交保費
又無法自動墊繳時,保單會停效
3. 期限屆滿時,
覺得付了錢最後沒保障,
但其實這 10 年 20 年已經保了平安
對於提倡買定期險的專家,
確實保費對保戶的負擔較少,
但定期險保單的繼續率,也是考驗,
2015 年我成交 53 位客戶,
其中 3 位購買定期險,
實例如下表:
小美:22 歲購買 300 萬 10 年期定期險,
3 年後解約,
電話中得知小美的表姐
剛從事壽險業,
檢視她的保單後請她轉買終身險。
結束通話時,
對於保險尚屬專業的我,
還是小小的失落!
我期望更多的新人或是同業,
都能夠肯定客戶之前所購買的保單規劃,
特別是「低保費高保障」,
這是保戶當初的期待,
為什麼變成後面解約的理由?
小魚:24 歲購買 100 萬 20 年期定期險,
搭配終身醫療險、還本型意外險,
當時她很認真的討論她第一份的保單,
想要自己有依靠、
更要給單親的媽媽保障。
一年多後解約時,
她說同學進入壽險業,
所以要把這筆保費預算改為支持同學。
這又是一個信任打敗專業的例子,
或許同學還沒有專業、
也不知同學是否會做很久?
但是她選擇了支持同學,
我祝福小魚!
大明:透過母親的介紹,
這次是他的母親對我的信任,
大於大明對我的信任,
保單到現在繼續繳費。
許多人有低保費高保障這樣的需求,
雖然無法保障終身,
但可以先完成保戶保障家人的心願!
業務員更要一直關注,
不要讓買定期險的保戶保單失效,
又沒有加保,
會變成沒有任何保障!
定期險和終身險到底哪個好?
只要是客戶購買的、認同的、
持續繳費的,都是好險有買!
2015 年後,可能是客戶群的改變,
我未賣定期險。
但當客戶指定由我做保單校正時,
我仍然會肯定保戶之前買的保單,
因為那是他當時的需求。
我們常常看了保戶的保單,
單向的認為先前的業務員
怎麼沒有叫你買什麼?
其實經驗多了就會瞭解:
很多的保單內容,
並不是業務員沒有建議,
而是保戶當時的選擇,
保戶的認知也會改變,
重要的是我們業務員,
要依保戶的需求,
提供合適建議,
維護保戶一生!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