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來襲 股民自救,展望 2019 就靠這 18 檔 趨勢向上個股!

Money錢

Money錢

  • 2018-12-18 09:29
  • 更新:2018-12-19 11:44

股災來襲 股民自救,展望 2019 就靠這 18 檔 趨勢向上個股!

(圖/shutterstock)

作者:龔招健​

 

這波台股急跌,

雖然大盤指數跌幅不大,

但股價腰斬的中小型個股比比皆是,

融資戶的災情更加慘重,

還有機會反敗為勝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投資人若目前持股過高或使用融資,

一定要趁大盤反彈先減碼、降槓桿,

否則可能在下一波殺盤中陣亡,

錯失未來從谷底翻身的機緣。

素有「散戶教練」稱號的

暢銷書作家安納金指出,

投資人這時候要好好檢視

自己的持股及資產配置,

「台股大盤目前在 9,800 點左右,

建議持股水位控制在 50% 以內,

也就是保留至少 50% 現金,

而且這些買股票的錢都必須是自己的閒錢,

絕對不能使用融資,

因為市場資金在退潮,

使用融資或財務槓桿的風險相當高。」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安納金研判,

大盤今年 10 月 26 日的

波段低點 9,400,

在未來仍可能跌破,

因此他建議台股投資人

採取「市場中立策略」,

即所有持股當中,

一半是多頭部位(例如買個股),

另一半是避險部位

(例如買進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反向 ETF、

台灣 50 反向 ETF),

這樣就不必太擔心台股續跌,

反而可分階段加碼持股,

「若跌到 9,000 點,持股提高到 60%;

若跌到 8,000 點,持股提高到 70%,

依此類推。」

 

大盤未落底前嚴控持股

股票漲時重勢跌時重質

在股市大多頭行情中

(例如去年、今年上半年),

許多個股只要搭上熱門題材

(例如產品缺貨、漲價),

股價就紛紛大漲,

可是當股市大多頭行情結束或開始翻空,

這些漲多的個股往往大跌,

基本面或業績較好的則相對抗跌。

現階段投資人

除了要降低對於未來投資報酬率的預期,

也要以更嚴格的標準來選股,

包括要求較高的殖利率、

較低的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

因此要耐心等待較好(較低)的買進價。

 

 

股市底部靠利空打出來

中長期而言,股市行情

由 3 大法人(外資、投信、自營商)、

大股東、大戶等市場主力主導,

他們往往會藉由利多消息在高檔賣股票,

但在股價大跌過後,

主力又往往會藉由各種利空,

在乏人問津時默默買進,

布局時間可能長達 3 個月至半年以上,

過程中會甩轎洗掉散戶籌碼。

技術面通常會有以下現象:

持續量縮;股價利空不跌,

不易跌破大量低點,

即使跌破也很快站回;

一底比一底高、型態類似碗底或 W 底或頭肩底;

紅K(股價開低收高)多於黑 K(股價開高收低)。

 

至於這幾年流行的「存股」,

這時候適合進場嗎?

安納金表示,

許多個股股價都已大幅修正,

投資人可從中精挑細選存股標的,

但必須嚴格遵守「逢低買進」

(個股位階不一,領先下跌者通常領先落底)

的存股紀律,或採取定期定額買台灣 50 ETF,

但要控制總持股比重,

現階段最好不要超過 50%。

安納金強調,在股市落底之前,

投資人一定要嚴格控制持股比重,

以免股市大跌時壓力太大而恐慌,

甚至把股票殺在低檔;

等將來大盤日成交量大幅萎縮到 500 億元以下,

然後低檔區出現帶量的長紅月 K 線,

通常就是波段起漲訊號,

那時再把想買的股票買好、買滿即可。

 

 

定期定額存股不怕股災

目前台灣證交所和證券商合作

推出「定期定額存股」機制,

每個月最低只要 3 千元即可參與,

投資人設定好之後,

每個月會自動扣款買進

自己選定的個股或 ETF,

免去人為判斷的失誤或情緒干擾。

由於股市大部分處於多頭時期,

空頭時期相對短暫,

只要標的股沒選錯(具備長期競爭力、護城河),

定期定額是一種可以長期致勝的存股策略,

而台灣 50 ETF 不會有

個股可能破產、淪為壁紙的問題,

很適合作為 定期定額存股之標的,

遇到股災 反而可以降低買進成本。

 

熟悉台股生態的

華南期貨前總經理黃逢徵指出,

投資人在 12 月還可以把握

集團股的年終作帳行情,

例如:台塑集團的南亞科(2408)、

金融官股的華南金(2880)。

黃逢徵表示,集團股成員因相互交叉持股,

目前股價若跌太深

(跟2017年12月底收盤價比較),

大量持有該股的集團帳面獲利(金融資產評價)

會受影響,甚至必須認列虧損,

因此集團股在 12 月往往有作帳行情,

尤其是在股價大跌之後。

不過,集團股作帳行情屬於短線行情,

在 12 月中過後可能逐漸進入尾聲。

 

 

短線:留意 12 月集團股作帳行情

中長線:布局 5G 及電動車概念股

台股大盤從 10 月 26 日展開反彈,

許多跌深的個股也陸續反彈,

展望 2019 年,在諸多不確定當中,

5G(第 5 代行動通訊技術)、

電動車(包括汽車自動駕駛)的

趨勢向上相對明確,

且成長動能可望延續到 2020 年,

甚至更久,

因此投資人可趁相關個股股價回檔修正之際,

向下分批擇優布局,中長期持有。

 

 

綜合多位專家的看法,

未來受惠 5G 發展的台廠指標股包括:

啟碁(6285)、中磊(5388)、

智邦(2345)、台燿(6274)、

昇達科(3491)、先豐(5349)、高技(5439)等。

 

 

至於電動車,國內相關指標股包括:

和大(1536)、台達電(2308)、

順德(2351)、貿聯-KY(3665)、

康普(4739)、台半(5425)等。

 

本文由 Money 錢 135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想看更多,歡迎詳閱

《Money 錢》2018 年 12 月號第 135 期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