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在社群網路上看到網友吐槽,
說著住他們家的表哥表嫂,
三不五時就聽到關於他們吵架的事,
幾乎成了生活的常態。
他們吵架都很有規律,
往往是從現在的一點小事為切入點,
然後採倒敘的方式進行回憶,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
他們撿拾的素材都是過去的不滿、
傷痛和憎恨。
但是.....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為什麼非要拿這些傷心事與自己死磕?
傷害自己,也刺痛別人。
人生三千事,事事擾人心,
只有釋懷,才能看淡;
只有看淡,才能看開;
只有看開,才能知足;
只有知足,才能幸福。
最好的夫妻關係,是學會釋懷!
什麼是釋懷?
先看一則禪理故事:
小沙彌去挑水,
回來的路上被蛇咬了。
回寺院處理好傷口之後,
小沙彌找到一根長長的竹竿,
準備去打蛇。
老禪師見狀,過來問:
「你的傷口還疼嗎?」小沙彌說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為什麼還要去打蛇?」
「因為我恨它!」
「它咬疼了你,你就恨它,
那你踩疼了它,它也恨你,
也該咬你。你們雙方因恨結怨,
可你是人,你該早些放下心頭的仇恨。
聖人不僅只是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
更善於化解另一方的仇恨。」
小沙彌愣住了,呆呆地望著老禪師。
老禪師又說:
「世人對待仇恨有三種做法 —
第一種是記仇,
等於在心裡放了一塊石頭,
自己總是生活在恨意帶來的痛苦中;
第二種是儘快忘掉仇恨,
自己平和與快樂,等於把石頭弄碎,
在上面種了花;
第三種是主動與仇人和解,
解開對方的心結,
等於是把花朵贈給對頭。
能做到第三種,
就與聖人的境界差不遠了。」
小沙彌點點頭:
原來,人的最高境界,
是學會釋懷,一念之間,天地皆寬。
釋懷就是:
放下不值得的事,
忘記已失去的人,
不計較了,不抱怨了,
不仇恨了,不生氣了。
釋懷,
是化解怨恨的手段,
是擁有快樂的勇氣,
是重新開始的決心!
釋懷,
等於重來,
和不好的告別,
把美好的等待。
釋懷,
等於寬容,
原諒他人的錯誤,
包容別人的過失。
釋懷,
等於輕鬆,
不胡思亂想,身心累,
不耿耿於懷,傷感情。
處理家庭矛盾也是如此,
當你學會了釋懷,也就減少了不滿;
當你做到了釋懷,也就沒有了抱怨!
當對方做錯事,
選擇寬容和理解,
夫妻關係才會和諧美滿。
孩子生病,丈夫責備妻子照顧不周;
丈夫應酬醉酒,妻子責備他沒有分寸;
碗洗得不乾淨,衣服熨燙得不平整,
臭襪子隨便亂扔……
每天充斥在婚姻生活中的抱怨不滿,
在不知不覺中消耗著彼此的耐心和關心,
曾經的欣賞、
愛慕和激情在磕磕碰碰中消失殆盡。
巴爾扎克說:
夫妻間是應由相互認識而瞭解,
進而由彼此容忍而敬愛,
才能維持一個美滿的婚姻。
最好的夫妻關係,
是學會釋懷,放下一些事,
讓自己好好過下去;
忘記一些人,
讓自己珍惜身邊的人。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