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圖 / shutterstock
澳洲亞裔高中生上化學課用20塊錢美金成本,
配出了售價11萬美金的救命神藥,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一幫17歲的少年,聽說了一種救命神藥達拉匹林,
能有效治療癌症,卻被美國奸商控制配方,
惡意炒高價格,售價翻了成本350倍,
就想自己把它配出來!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他們聯繫了自己的化學老師、悉尼大學的專家、
甚至比爾蓋茲,以求使用他資助的開來源資料庫,
他們就是一群普通的高中生,沒有傲人的背景甚至智商,
做這件事情之前元素週期表都背不全。
他們最終能成功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而他們成功了。
他們去尋求了最恰當的人來幫助他們,
而被求助的人樂意幫助一群懵懂的高中生,
就這樣,一件看上去有點兒戲的事情,居然成了。
我想,這些高中生的父母,
一定沒有告訴過他們「高貴的靈魂,
就是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這種鬼話。
西方人會教育孩子:
對於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要禮貌地求助於人。
接受與否並無妨,
依然相談甚歡。
上週三,團的學校有一個恐龍主題的活動,
主要針對三到五歲的大孩子,
三歲以下的孩子如果要參加,
鼓勵家長陪同,於是我就去陪同了,
活動當天,大孩子由兩個老師領著,
盤坐在地上,聽一個叔叔講解恐龍的相關知識,
小小孩則在最週邊,坐在家長膝蓋上,
我們剛坐下,大班的老師就把團抱過去坐在她膝蓋
(這個老師特別喜歡團),於是我的膝蓋就空出來了。
有一個大班的白人小女孩,覺得自己離得遠看不清楚,
就轉過來問我:「我能坐在你膝蓋上嗎?」
我有點驚訝,因為我跟這個孩子是第一次見面,
但我還是點了點頭,於是她就在我的膝蓋上坐了二十分鐘,
她離開的時候不忘回頭對我說一聲「謝謝」。
你誰啊?這其實是個文化衝突,
並且在我生活在澳洲的這幾年,好幾次感受到了。
我剛來的時候,有一個見過兩次面的……朋友?
(這裡的兩次是真的只有兩次),
讓我在她出國旅行期間去她家餵貓,每天一次,
持續兩周。問題是,她家離我家不近。
我收到短信的時候簡直不可思議,
因為我連這個人長什麼樣子都快忘了,
於是我拒絕了她,但她一點都無所謂,
下次見面還是相談甚歡。
讓考官來給你劃重點,
事半功倍
我們學校每年都有各種考核,
我每次都認認真真寫一篇東西交差。
直到有一次,我那個從來不說一句廢話的
老闆兼恩師特意找我吃飯,對我說,
你不能再這麼實誠了,寫這麼大一篇太浪費時間了,
這又不是教學又不是研究,走個過場而已,
你得去問那個誰誰誰,讓他幫你想辦法通過,
我簡直驚呆了,因為那個誰誰誰就是專門管考核的。
找考官,讓他給我想辦法混過考試?真的不是在作死?
老闆……我覺得不大好吧,學校這麼多人,
人人都找他,他要忙死了,老闆說,
他坐在那個位置,本來就是幫助大家通過考核,
而不是為難大家。去問,沒事!
出乎我意料,那個誰誰誰後來真的給了
我很多有用的資訊,每年都幫我省了不少時間,
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死之前把年報做了好嗎?
(贊助商連結...)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
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這是整個亞洲文化中最基本的禮儀規範,
相傳日本人連自殺都要過了財政年,
把自己的工作好好交代了再去,
因而有那一句著名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我做得不夠好,我給集體添麻煩了。
成為現代人
古人說,要「克己復禮」,
意思就是要抑制自己的欲望,
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
時間等同於生命,
浪費別人的時間,
等同於謀殺。
所以,別再隨便找我幫忙了,
你在謀財害命你知道嗎?
時間是我的有限資源,憑什麼浪費在你身上?
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尋求幫助,
而不是「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西方人對此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
我有了麻煩,需要幫助,
所以我禮貌地尋求幫助,這是內心強大的表現。
而被求助的人,舉手之勞、能力之內,大多會幫,
如果不能幫忙,或者覺得對方提了超出
交情之外的請求,會禮貌地拒絕,
雙方都不會因此尷尬,或者留有成見。
我覺得這樣很好。
請求幫忙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但是一定要用最簡潔的語言把事情說清楚,
避免過多的寒暄而進一步浪費別人的時間,
並且,不要把別人給予的幫助當成理所應當,
而是應該滿懷感激,真誠地道謝,
對於別人的幫助,也不必扭捏作態,
坦然受了,以期後報才是正途。
南懷瑾這樣說:
「求於人者畏於人」
所以我常常說笑話,告訴年輕同學,
過去我沒有錢的時候,向朋友借錢,我有個哲學。
我一進門,不要講什麼客氣話,也不坐下來,
直接對朋友說我今天來借錢的,有沒有?
他說有,拿給我以後,再見了,下一次再跟他談,
今天沒有時間;如果他說沒有,再見了!不要多心,
沒有關係,我另找別的朋友去,這不是很痛快嘛!
這真的很痛快。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CMoney責任編輯 / Ju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