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做到這一點,鐵定 白頭到老 (很簡單 卻很重要 必看!)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8-11-13 15:57
  • 更新:2018-11-21 17:36

夫妻做到這一點,鐵定 白頭到老 (很簡單 卻很重要 必看!)

(圖/shutterstock)

 

演員劉敏濤和李乃文在綜藝節目

《演員的誕生》上結對比賽,

李乃文這樣評價她:

「每次上台,敏濤都有很大的壓力,

對這個舞台,她有敬畏。

她每一次上台都要珍惜,對得起自己,

對得起所有的觀眾,對得起這部作品。」

劉敏濤誠懇地說:「不然這飯碗,人家給你了,

你不好好端著,你對得起誰啊。」

一個演技出色、人品卓越的演員,

不是憑空而來的,

優秀的背後 是對職業的「敬畏」,

對這個平台的珍視,

以及對做好這份事業的信念。

的確,不管什麼行業,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職業、對平台有了敬畏感,

就很容易做事踏實,嚴肅認真,

不越規矩,全心付出,

從而取得成績,贏得稱讚。

同樣的道理,

「敬畏」在感情中也同樣適用。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夫妻之間 應彼此敬畏

在婚姻中,只有當夫妻之間,

具備了這種對彼此的敬畏感,

關係才會和諧長久,白頭到老。

據 2017 年上半年的離婚數據,

在辦理離婚的 185.6 萬對夫妻中,

離婚原因佔比最高的 5 項依次是:

一方出軌,家庭暴力,

性格不合,婆媳不睦和不良嗜好。

這 5 個原因,其實都可以歸結於一點,

那就是:伴侶之間缺乏敬畏感。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伴侶有敬畏感,

尊重、愛戴和體諒伴侶,

伴侶就不可能出軌或者家暴,

也不容易導致婆媳問題,

個性上的差異和嗜好,

也不會變成難以解決、無法逾越的矛盾。

婚姻裡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和裂痕,

說到底,就是因為夫妻之間缺乏敬畏感。

 

二、尊重對方人格

使用家庭暴力,就是不尊重對方。

最近看到一個故事。

在小雪結婚第二年的一個週末,

丈夫打完麻將回家,沒帶鑰匙,

敲了半天門,碰巧小雪在睡午覺沒聽到,

手機也關了靜音。

等她醒來,丈夫已經等得火冒三丈,

一開門二話不說就扇了她一個大耳光。

小雪被打蒙了,臉火辣辣地痛,

還沒等她解釋,

丈夫劈裡啪啦惡狠狠地,

訓了她半個小時。

等丈夫氣消了,

小雪偷偷給娘家表哥打電話,

讓他叫來七八個哥們,

對著丈夫就是一頓訓斥,

還讓小雪把那一巴掌還了回去。

剛剛還盛氣凌人的丈夫,

面對八九個壯漢的怒目,

嚇得一句話也不敢說。

從那以後,結婚八年了,

他再沒敢動小雪一根手指頭,

說話做事都客客氣氣、有商有量的。

而丈夫之所以能毫不遲疑地打小雪巴掌,

是因為他心裡缺乏對妻子的敬畏感。

 

以敬重和畏懼的心對人,

嚴肅和謙卑,克制和不懈怠。

對妻子有敬畏感的丈夫,

會讓彼此處在平等的位置,

而不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

遇事也會沉著冷靜,聽對方的解釋,

先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

而不是任由自己受情緒的擺佈、

逾越內心的道德準則,

做出傷害妻子的事情。

很多對妻子進行家暴(包括冷暴力)的丈夫,

都是沒有把妻子當做一個,

和自己一樣有著高貴自我,

和獨立人格的生命個體,

而是將其看作自己的一個私人物品,

照自己的想法任意對待,恣意處置。

妻子不是丈夫的免費保姆,或生育機器。

丈夫在妻子眼中,

也不該只是冰冷的賺錢機器。

夫妻結合,是為互相取暖,互相支持,

共同變得強大,以抵禦生活的風雨。

對另一半缺乏敬畏感的伴侶,

本身就會成為另一半的風雨,

還何談什麼「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對伴侶不尊重的次數多了,

只會換來伴侶的不尊重,

甚至背叛和拋棄。

 

敬畏是對等交換的。

敬重對方,

就不會出軌、不會背叛。

出軌,這個離婚的頭號原因,

可以說是對伴侶最大的不敬,

也是對自己人格的不尊重。

婚姻的本質是一個契約,

一男一女結為夫妻,走入婚姻,

就是共同簽訂了一個

互相愛護、互相忠誠的契約。

這個契約具有法律效力,

同時更重要的,是具有道德的約束力。

出軌的人,不管是出於對伴侶的不滿,

生活的枯燥,還是出於花心的本性,

都踐踏了契約的精神,

將個人私慾建立在伴侶的人格尊嚴之上,

是一種失去道德原則的恣意妄為。

比起其他矛盾,婚內出軌,

是最不能讓伴侶容忍和寬恕的,

出現出軌裂痕的婚姻,很難長久。

就算出軌一方被原諒,

這道傷疤也會永遠留在伴侶的心上,

一生隱隱作痛,難以癒合。

有敬畏感的人不會出軌,這是底線。

三、敬重對方 才能有好的溝通

對另一半有敬畏感的人,

在瑣碎平凡的婚姻生活中,

會選擇好好說話,良性溝通,

而不會妄加指責和抱怨。

人非聖賢,世間上,

每一個人都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

不可能完美。我們自己也不是完美的,

不是天然就成熟全能的。

因此,我們也不能苛求伴侶完美,

以及如我們想像的那般成熟。

面對伴侶的不足和缺點,

我們更多的該是

給予理解和包容,尊重和成全。

 

會理解和包容,

而不會為小事爭吵不休。

日本有對年齡加起來 178 歲的老夫妻,

他們多年來婚姻幸福穩定。

其秘訣之一,就是好好說話、互相包容。

妻子英子說話直接,大大咧咧,經常丟三落四。

丈夫修一從不試圖改變她,或者責罵她,

而是用「寫小紙條”的辦法提醒妻子。

在火爐旁邊,他寫下「正開著煤氣呢,別忘了」;

在洗衣機旁,他貼上「正在洗衣服,別忘了」;

在樹枝上,他貼著「小心碰頭,會痛哦」;

在菜園裡,他把每一塊植物都標上名稱……

修一說:「妻子的缺點,我娶她之前就知道。

如果總是為這些小事爭吵,

再好的感情也會變壞。

小紙條的辦法讓妻子感動,並且願意聽。」

修一從年輕時就不愛吃蔬菜,

雖然英子感到擔心,

卻從不因此而為難他,

她覺得愉快地進餐對健康最重要。

結果,不愛吃蔬菜的修一,

也好好地活到了八十多歲。

這樣的小事不勝枚舉。

 

夫妻間的理解和包容,

讓彼此充分感受到自在、舒服和幸福。

對他們來說,每天都特別美好,特別珍貴,

每天都充滿著對隔天的憧憬和祝福,

正如他們合著的書的名字: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我們常說「嫁對」了人、「娶對了人」,

其實那份「對」、那份「正確」,

不過是源於對方對自己的珍惜與看重。

而這些珍惜和看重,

背後正是伴侶對自己有敬畏感。

作家莫言說:

「有敬有畏,人的行為就會有所約束;

無敬無畏,就無知無畏,什麼壞事都敢做。」

生活中,夫妻是離得最近的人,

也是最容易傷害到彼此的人,

因此更應時刻心懷敬畏,避免傷害。

因敬畏對方,

所以不胡亂說話,亂發脾氣;

所以會察言觀色,謹言慎行。

而最妙的,

當伴侶感受到了你的尊重和愛意,

對方就越會約束自己的言行,

對你心懷感恩、敬愛有加,跟你看齊。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之所欲,施之於人」。

你尊重我,我尊重你,這都是相互的。

 

四、在婚姻裡,尊重比愛更重要

尊重能維繫婚姻的長久,愛卻不一定。

愛,有時是糊塗的、混沌的,

甚至常常被人打著它的名義傷害對方。

而尊重,是對人的珍視,

是對自己私慾的克制,

是對對方之自在的成全。

尊重,本身就包含著愛,

且是一種只有溫情、沒有傷害的愛。

當一個人敬畏伴侶,

給出自己的尊重和包容,

對方回饋他的,也將是尊重和包容。

當一個人冰冷粗暴地對待伴侶,

其實也給了伴侶冰冷粗暴對待他的理由。

對伴侶的敬畏感,

植根於內心的道德操守,

外化於外在的行為言語。

婚姻生活中的小細節,

往往透露出夫妻兩人是否彼此珍重。

 

「齊心」支持彼此 珍重對方

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與合肥名門閨秀張允和,

十幾歲時相識並結婚,

琴瑟和鳴、相濡以沫地,

度過了 70 多年美好光陰。

他們並非愛好處處相同,

但不會爭較高低,而是彼此支持。

允和喜歡聽中國古典音樂,

丈夫就陪她去聽;

周有光喜歡西洋音樂,

妻子就陪他去聽。

恩恩愛愛,情義深長。

晚年,兩人蝸居在一所小房子裡,生活清簡。

然而每天,他們都有一個固定時間,

在書房裡坐下來,一桌兩椅,對坐共飲。

不管是喝茶,還是喝咖啡,

夫婦倆人都要碰一碰杯子,

他們把這叫做「舉杯齊眉」。

周有光說:「這個小動作好像是在玩,

其實有大道理。什麼大道理呢?

就是說夫婦不僅要有愛,還要,敬重對方。」

這份敬重,就是他們的婚姻能夠

永葆溫情、白頭到老的秘訣吧。

我想,這也是他們能夠身心自在、

活到百歲(週112歲、張93歲)的秘訣。

 

五、同等敬畏對方的愛好與理想

作家畢淑敏說:

「一個有思維的生命,

必須以同等的敬畏

來尊敬其他生命,

而不僅僅限於自我的小圈子。

因為對方深深渴望圓滿和發展的意願,

跟我是一模一樣的。」

現實生活中,很多丈夫一心撲在自己的事業上,

把全部的家務和育兒推給妻子,

以為自己賺錢養家很偉大,

卻忽略了妻子也有自我發展的需求。

一個有思想有追求的女人,

不會願意一生忙於家務和孩子,

她們想在妻子和媽媽的角色之外,

還有自己另外的身份。

對妻子有敬畏感的丈夫,

會敏銳地捕捉到這點,

他會願意多花些時間在家裡幫忙做家事、帶孩子,

給妻子創造出時間和空間發展她的愛好和事業,

甚至為了妻子和家庭的利益,

在自己的事業追求上做出一定的停頓和妥協。

這樣的丈夫,贏得的是妻子的尊重和敬愛,

是孩子的崇拜和喜愛。

一個男人在事業之外,

有個愛他、擁戴他的家庭,

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六、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如果我們敬畏生命,

得先敬畏我們的伴侶

中國古人對於夫妻關係,有著很好的見解。

妻者,齊也,與夫平等,不分高下。

恩愛,恩愛,有恩才會有愛,

有恩才會讓愛永不褪色。

所謂「恩」,就是對對方人格的尊重、

對對方內心的呵護,

和對對方缺點的包容。

我們常說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其實,終其一生,

離我們最近、跟我們最親,

也將陪伴我們最久的那個生命,

就是我們與之結髮的伴侶。

發自內心地去愛、包容、成全對方;

遇事有商有量,不自作主張;

出現問題,好好說話,有效溝通,

不大呼小叫、大吵大鬧;

就事論事,不翻舊賬,

不貶低不冒犯不激怒;

尊重他的父母,也尊重他的朋友……

所有你想對方那樣對你的,

先去那樣對對方。

當一個人敬畏伴侶,

就會把自己的一部分注意力,

致力於謀求對方的福祉。

因為知道,他(她)的福祉也便是我的福祉,

他(她)的榮耀也便是我的榮耀,

他(她)的自在也便是我的自在。

我一生的幸福,也栓系在他(她)的身上。

一對互相敬重的夫妻,

不會去故意傷害、背叛或拋棄;

一對愛對方如同愛生命的夫妻,

也不會勞燕分飛,各自奔程。

因為他們,從立下婚約那日起,

便認定了彼此,

他們的命運就緊緊地栓在了一起。

榮辱與共,相濡以沫。

在歲月的風雨裡,不離不棄,

披荊斬棘,一路高歌;

他們把長久的陪伴,作為對伴侶的告白,

共同攜手從淺層的愛,

跨越一個個考驗,歷經一個個歲月,

走向更加深邃、寧靜和廣闊的愛;

從微弱的緣分和栓系,

一步步建立起,

深沉而永恆的生命鏈接。

他們敬畏這神聖的婚姻,

敬畏與自己牽手宣誓的愛人,

也敬畏自己的前程和歸途。

對彼此有敬畏感的夫妻,

他們幸福甜蜜,平淡從容,

他們的婚姻質量很高。

這樣的夫妻不會分手,

不會拋棄,不會翻臉,也不會狗血,

而是會長長久久,永永遠遠。

這樣的夫妻,

終將贏得最好最真的愛。

他們的人生,

將綻放出最絢爛最幸福的模樣。

婚姻是一場修行,

願你給予敬畏,也得到安放。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人生指南)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