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浮在生命之海上的一葉扁舟,家人是舵、是槳。每個人都是飄在未來天空中的一隻風箏,家人是線、是繩。家,是出發點與目的地;家人,陪伴你生命的最初與結束。家人,從不佔用你過多的精力,它一直等在原地,不管你走到哪裡。對待家人雖無需費心,但不能不用心。對待家人的態度,是你最真實的人品。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懷感恩之心
老話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對於外人的一點幫助,我們尚且心存感恩,面對家人日復一日的支持與幫助,怎能不常懷感恩之心呢?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也需要一顆感恩的心去滋養。《詩經》中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生養之恩是最大的恩情。常懷感恩之心,當父母不小心做了讓你不開心的事,說了讓你不開心的話,想一想父母對你的付出,不要大聲呵責他們。
常懷感恩之心,不要將妻子忙忙碌碌的洗衣做飯看做理所當然,對她說一句謝謝。不要對丈夫早出晚歸的工作司空見慣,對他表示一下關心。梁啟超流亡期間,妻子一人擔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妻子並未向梁啟超傾訴生活的不易,但妻子所受的苦,梁啟超並非不知。梁啟超一走,照顧年邁父母、年幼孩子的任務,就全落在了李蕙仙一人身上。梁啟超明白這些本應是由兩人共同承擔的,在梁啟超寫給妻子的信中處處可見對妻子的感恩之情。「大人當此失意之時,煩惱定不知幾多,近日何如?不至生病乎?」「卿明大義,必能設法慰解,以贖吾不孝之罪,吾惟有拜謝而已。」感恩之心,不是形式,不是隨口說說。感恩之心是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是一通噓寒問暖的電話。
說舒心之語
生活中有不少人對待外人態度彬彬,對待至親的家人卻言語刻薄、疾言厲色。《莊子》中說,「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兄則以嫗,大親則已矣。」家人間相處也要懂分寸、有禮貌。溫和的語言,是善良人家庭中決不可缺少的。對待家人更要言語溫和、友好有禮貌。梁啟超在這一方面做得很好。梁啟超從不吝於表達對孩子們的愛,他給孩子們起了很多有愛的「外號」,大女兒思順是「大寶貝」、「baby思順」,小兒子思禮是「老白鼻」、「老baby」,思懿是「司馬懿」,思寧是「六六」……梁啟超對孩子說話一貫和藹,總是以誇獎為主,鼓勵孩子。
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他說「思順十一月廿九、十二月四日,思成十二月一日的信,同時到了,真高興」,「莊莊已經是個大孩子了,比從前漂亮得多」。與家人相處,說話要讓人舒心。凡事別只會諷刺挖苦,多點誇獎表揚。家庭是放心與休息的場所,不要把在社會中的委屈不滿發洩到家人身上,給家人擺臉色。嘴上別太過強勢,也別總是抱怨這抱怨那。勤跟家人交流溝通,有話好好說,講話心平氣和,有愛就要表達出來。
做體貼之事
對待家人,要懂得換位思考,理解家人的不容易。夫妻間互相理解,父母理解孩子的辛苦,孩子也要理解父母的不易。愛是理解與包容,親人間需要體諒。人生在世,沒有哪一個人的生活是容易的,哪怕是還未進入社會的孩子。理解不是完全一致,而是我們雖然觀點不同,但我支持你的決定。梁家家風家教讓人羨慕,良好的家教家風背後正是家人間的相互理解體貼。梁啟超是一個總能照顧到大家庭中各成員情緒的人。梁思永喜歡考古學,但考古並不是一門熱門專業,梁啟超知道後,並未過多干涉兒子,而是對此表示理解並尊重兒子的選擇。
為了梁思永,他親自寫信給李濟,自掏腰包,讓兒子有機會參加考古工作。梁啟超與妻子李蕙仙相伴三十多年,在梁啟超流亡日本期間,李蕙仙獨自承擔起一切,她並未抱怨,因為她理解梁啟超所做的一切。對待家人,要學會理解家人的不容易。父母需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要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不要苛責嫌棄父母。夫妻間也要彼此理解,別總從自身出發做決定,也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和想法。世上一切都長著腿會溜,只有家人不會。不管你走到哪裡,家人都背後守候著你。好好對待家人,懷感恩心,說舒心話,做體貼事。你對待家人的態度,才是你真實的人品。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不插鼻胃管不會 活活餓死!安寧醫師曝鼻胃管 3 大迷思,家人「以愛之名」常常壓垮患者...
- 年薪百萬女強人,積蓄卻被失業老公賠光! 她心疼:聰明的女人,不該讓家人知道自己口袋有多深!
- 短短4年,3位家人過世…吳念真面臨喪親之痛,甚至得了憂鬱症... 讓他撐過去的,是「責任」2字!
- 因家人接連輕生離世,被憂鬱症纏身多年... 吳念真:有過切身之痛,才知「精神病」不可怕也不可恥
- 「家人相繼過世,是閱讀拯救了我!」 吳念真 推薦書單:想成為溫暖的人,必讀這 10本書!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Kaedy )
( 首圖來源 / 賈靜雯FB,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