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生活教會我 2 個字!(深度好文)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 2018-11-01 14:39
  • 更新:2020-12-15 17:58

人到中年,生活教會我 2 個字!(深度好文)

 

有人問米開朗基羅,你的《大衛》是怎樣創造的?他回答說:我去了趟採石場,看到了一塊巨大的大理石。於是,我鑿去多餘的石頭,只留下有用的,《大衛》就誕生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你的時間有限,

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

賈伯斯說:「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更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人生活到一定年齡,才明白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想法簡單點,無需在意別人看法。做事時,動機越簡單,目標就越明確,最後也就容易成功。心思簡單點,生活本不需複雜。

 

有一次《鳳凰網 ‧ 非常道》欄目,採訪陳道明。主持人何東問:「《圍城》前後,你說跟錢鍾書,有過幾次接觸,九零年以後的文化觀有所改變,跟錢鍾書先生有直接關係。我想請問,他的什麼地方影響到你,文化觀,還是人生態度?」陳道明說:「恬淡,很恬淡。他們家唯一響的東西,在那個年代就是藥鍋子,到點『啵』——藥鍋子就響了,錄像機什麼的都沒有。」

 

在 20 世紀 80 年代,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特邀錢鍾書去講學。每週只需錢鍾書講 40 分鐘課,一共只講 12 次,酬金 16 萬美元。食宿全包,可帶夫人同往。待遇如此豐厚,可是錢鍾書卻拒絕了。梭羅說:「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買的。」其實,人生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些簡單的東西,例如,陽光、空氣、健康和很好的睡眠。一代大學者錢鍾書和夫人楊絳,一生淡泊名利、不追名逐利,活得怡然幸福,令人羨慕。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慾望過多;

人心本不累,累的是索求太甚。

有個中年人,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非常沉重,生活壓力太大,想要尋求解脫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智者求教。 智者給他一個空簍子要他背在肩上,指著前方一條坎坷的道路說:「每當你向前走一步,就彎下腰來撿一顆石子放到簍子裡,然後看看會有什麼感受。」中年人就照著智者的指示去做,然後回答說:「感到越走越沉重。」智者說:「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時,都背負著一個空簍子。我們每往前走一步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因此才會有越來越累的感慨。」中年人又問:「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輕人生的重負呢?」智者說:「每個人的簍子裡所裝的,都是自己從這個世上尋求來的東西,但是你拾得太多,如果不能放棄一些,簡單前行,你的生命將承受不起。」

 

蔣勳說:「不去附加太多的負擔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反而更清楚自己生命的意義在哪裡,美在哪裡。」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慾望過多;人心本不累,累的是索求太甚。捨去過多的慾望和雜念,回歸簡單,靈魂方能從「求不得」和「放不下」裡走出來。去發現天地萬物的美,豐盈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宋代有一位禪宗大師,叫青原惟信。他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這其實也是人生的三種境界。

 

 

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簡單才活得滿足,

簡單才能活得幸福。

人生最初的時候,看問題簡單,看到什麼就是什麼。這是人生的第一重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然而人越長大就越覺得世界複雜,在利益的交織中身心疲憊。為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疲於奔命。這就到了第二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看透世事,返璞歸真。這是人生第三重境界: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林清玄說:「在複雜的世界裡,做一個簡單的人。讓湖光山色去清秀它們自己吧!讓人群從遠處走開或者自身邊擦過吧!讓世界的吵鬧去喧囂它們自己吧!」人到中年,方明白生活不過就是簡單二字。《中庸》裡說,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任你如何廣大、高明,最終還是要回歸簡單。簡單、中庸、平常,這才是真正的高明。人出生的時候,赤條條,簡簡單單,什麼都沒有;人死的時候,孤零零,寂寂寥寥,什麼也抓不住,帶不走。不念於情,不困於心,心無掛礙,愜意悠然。不計較得失,不貪戀塵緣,不癡迷情愛。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沒有樣樣順心的事情。簡單的我,簡單地過。

 

生活越簡單,生命越豐盛;心思越簡單,心裡越平安;人生越簡單,活得越喜樂。在五光十色的現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這個古老的道理:簡單才能活得自由,簡單才活得滿足,簡單才能活得幸福。

 

看更多深度好文,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由 洞見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Kaedy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