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世傑
臭豆腐是「國民美食」,
又臭又香,加上綿密多汁的口感,
吸引不少老饕趁熱嚐鮮。
不過,營養師提醒,
1 份油炸臭豆腐,熱量約 500 大卡,
約 2 碗白飯的熱量,
若加上醃製的泡菜,鹽分含量偏高,
提醒患有慢性病者不宜多食。
衛福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表示,
臭豆腐植物性蛋白質豐富,
一般是使用老豆腐浸泡臭滷水,
利用臭滷水中的菌種附著在豆腐上,
破壞及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
使豆腐組織鬆弛,
進而發酵而產生臭豆腐的特殊風味。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臭豆腐熱量高
淺嚐即可
一般而言,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營養成分,
尤其是維生素 B12 及乳酸菌等。
大約每 100 克臭豆腐,含有 10 微克左右的維生素 B12,
有助預防老年癡呆。
而臭豆腐中的植物性乳酸菌,
則具有很好的調節腸道及健胃等功效。
儘管臭豆腐雖好,但也不能多吃。
建議:淺嚐即可,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主要有 2 大原因:
1.熱量高:
1份(5塊)油炸臭豆腐,熱量約500大卡,
等同2碗白飯熱量;
清蒸臭豆腐1份(5塊),熱量約300大卡,
等同1碗白飯熱量。
2.鹽分高:
不論油炸或清蒸臭豆腐,
一盤臭豆腐,加上泡菜及醬料,
平均鹽分含量約 10 克,
遠超過國民每日平均 6 公克的攝取量。
臭豆腐重口味
發酵過程易感染
陳佳祺營養師強調,
臭豆腐若是使用油炸或是麻辣等重口味調味過,
在高溫加熱的過程中,
可能導致營養素流失、熱量提升。
另外臭豆腐在發酵的過程中若未做好完善存放措施,
容易使壞菌入侵,導致交叉汙染,
且攝取過多油炸或麻辣臭豆腐,
可能會吃下大量的鹽分與熱量。
至於,網傳:「吃臭豆腐易致癌?」
營養師認為,不只是臭豆腐,
台灣氣候長年處於細菌孳生的危險溫度帶,
只要沒做好食品安全管控,容易產生食品交叉汙染。
不過由於臭豆腐經過高溫油炸,
此時可降低細菌汙染問題;
反到要注意是否有反覆油炸
或使用回鍋油等情況發生,
因為吃進這樣的油,反而吃進更多致癌物。
(贊助商連結)
臭豆腐易致癌?
品嚐注意4點
同時,有研究發現,
越臭的臭豆腐,害處越大。
因為味道臭的豆腐中含有更多的離胺酸(lysine),
離胺酸雖然是必須胺基酸,
但當它與還原醣共同加熱,
會產生毒性物質AGE,具有致癌性。
而臭豆腐越臭,
也意味著其中氨、揮發性胺類、屍鹼等物質更多,
對於身體健康都不好。
建議品嚐臭豆腐,
留意以下 4 點:
1.不要買臭味太重的臭豆腐。
2.選正規廠家製作的臭豆腐,
潔淨度比較有保障。
3.注意油炸油的品質,
避免多次油炸後油脂劣變。
4.少吃油炸臭豆腐和醬料太多的臭豆腐,
因為特別是反覆油炸會破壞食物養分,
增加熱量,甚至產生致癌物;
而太鹹的臭豆腐含鈉量高,
對於高血壓、腎臟病病人尤其不利。
【猜你還想看這些】
- 火龍果皮別急著丟!滿滿甜菜紅素能抗癌
- 陳至奐醫師:冬季養生重「補腎」,可以吃這些「溫補食材」,抵禦寒冷!
- 防女性泌尿道感染 吳明珠推:洛神花2茶飲
- 黑木耳VS白木耳,保健擂臺大PK!贏的是?
- 芹菜吃梗不吃葉?芹菜葉高鉀,消水腫又降血壓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 / Sandy
(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