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撰文:龔招健
號稱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海嘯,
發生迄今剛好滿 10 年,
而全球股市從當年風暴後的谷底陸續起漲,
在今年初紛紛創歷史或波段新高,
隨後面臨不同程度的回檔壓力,
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
部分歐股表現尤為弱勢,
而最強勢的美股近期也出現較大賣壓及波動,
此是否暗示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正在醞釀中?
包括橋水(Bridgewater)基金創始人達利歐(RayDalio)、
新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
商品投資家羅傑斯(Jim Rogers)等大咖,
近期不約而同警告:
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機
最快在2019~2020 年爆發,
投銀摩根大通(JPMorgan)
近期也大致呼應這樣的論點。
達利歐創辦的橋水擁有全球最大對沖基金,
旗下管理的資產高達 1,500 億美元,
在過去數 10 年歷經多次的金融危機,
能存活茁壯至今,很不簡單。
他最近出版新書紀念雷曼風暴 10 週年,
總結過往經驗及教訓,並提出預警。
下次金融危機過程較緩慢
政策應對工具相對受限
達利歐指出,
美國及全球經濟擴張還能持續 2 年左右,
一旦利率上升到足以抑制經濟擴張的地步,
預期在社會貧富不均極其嚴重、
民粹主義節節升高之際,
經濟將陷入衰退,
「下次危機將不像之前那樣是一次性的大爆炸,
過程會較緩慢,但從社會和政治層面來看,
危機將會更嚴重,
例如養老基金、醫療保險等
社福的崩潰引發公眾較激烈的反應,
處理起來將更為棘手,
並帶來更大的社會和國際衝擊。」
曾預警 2008 年金融危機的魯比尼,
近期發表文章稱,
儘管全球經濟經歷了一段持續的同步增長,
但隨著貨幣寬鬆政策退場、
財政刺激政策難以持續,
增長終將失去動力,
2020 年全球經濟將再次陷入衰退。
但跟 10 年前相比,
各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政策工具受限,
而且各國總體債務甚至高於
10 年前金融危機期間的水平,
因此,2 年後的危機及衰退
很有可能比 2008 年更嚴重、更長久。
過去在大宗商品、
原物料投資大有斬獲的羅傑斯指出,
這些年全球經濟及股市榮景
主要靠政府大量印鈔及財政刺激,
引發危機的債務問題不但沒解決,反而更嚴重,
隨著各國寬鬆貨幣及財政刺激相繼告一段落,
下一次金融危機最快將在 2019 年爆發,
預期未來 3 ~5 年將是大熊市
(資產價格大幅下修)。
摩根大通 9 月發表「流動性大危機」報告指出,
在未考慮最壞狀況之下,
美國經濟在未來 1 年內陷入衰退的機率將近 28%,
未來 2 年內陷入衰退的機率超過 60%,
未來 3 年間陷入衰退的機率則超過 8 成,
而美股將下跌 20%,
新興市場股市、貨幣則分別下跌 48%、14.4%,
能源價格下跌 35%,
鋼鐵等基礎金屬價格將下跌 29%。
下次金融危機一旦爆發
各國恐怕要自求多福
景氣會不斷循環,當景氣從高峰開始下滑,
股市通常會提前反應,
而景氣下滑加上資產
(如股市、匯率、債券、房地產)價格下跌,
可能觸發金融危機,
其嚴重程度跟經濟體本身體質息息相關,
但事前不易準確預測,
尤其在 2008 年金融海嘯之後,
各國政府積極干預救市,
明顯左右了經濟循環的轉折點(拐點)。
雖然下次全球金融危機有多嚴重,
投資界的看法不一,
但有以下基本共識:
目前市場利率處於歷史低檔區,
央行未來降息救市空間受限;
各國政府財政赤字、負債處於歷史相對高檔區,
減稅等財政刺激政策效益有限;
10 年前各主要國家在救市政策措施上相當地一致,
當時負債很低的中國
更推出超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
而今其國內龐大債務及房地產泡沫拖累經濟,
已自顧不暇,
而中美又陷入了貿易大戰,
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獨斷式決策風格,
未來各國恐怕只能自求多福。
本文由 Money 錢 134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