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也不怕胖!遵守 4 原則,女星最愛 火鍋減肥法 大公開...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 2018-10-22 10:49
  • 更新:2019-03-06 13:57

吃「火鍋」也不怕胖!遵守 4 原則,女星最愛 火鍋減肥法 大公開...

(圖/shutterstock)

 

文/張世傑

 

高溫驟降,又到吃火鍋的旺季,

醫師指出,天冷適合吃火鍋禦寒,

但火鍋不乏高脂肪及高熱量食物,

是減肥族群大忌。

若要吃火鍋不吃肥,建議應聰明選健康食材,

搭配清淡湯底、醬汁,

細嚼慢嚥,以降低肥胖風險。

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

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

很多人吃火鍋都以吃肉為主,

例如肥牛、腸仔及豬肉片等,

一餐普遍攝取超過1,000卡的熱量,

比正餐建議攝取500至600卡,多出至少1倍,

稍不注意,體重就容易失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火鍋減重

不吃肥4原則

一般而言,減重族偶爾吃火鍋並無妨,

只是宜挑選清淡的湯底,忌選麻辣湯底;

此外,火鍋煮越久,

鉀離子會升高,建議不要喝湯。

至於食材建議,可多挑青菜,

還有富含蛋白質的豆腐與豬血等,

也可選用魚肉等白肉,忌食丸子等加工食品。

基本上,減肥時最怕「湯、燙、躺、糖」,

因此,肥胖族吃火鍋有4大原則要掌握:

1.不挑吃到飽的店。

2.不吃加工類食品,如:餃類、丸子。

3.不喝湯與飲料、甜點與少沾醬。

4.分段吃、先放涼、多喝白開水。

 

肥胖地雷

選湯底挑食材

劉伯恩醫師強調,

湯底與食材是引起火鍋族肥胖的隱形地雷。

而湯底通常決定火鍋的熱量,

由於民眾吃火鍋,第一步就是選湯底,

因湯底沒有固定配方,

所以想選低熱量湯底的撇步,

就是看湯底的「濁度」,

看起來愈輕淡,熱量也相對較低。

通常湯底「濁度」增加,熱量也隨之增加。

而目前市售火鍋湯底,

以蔬菜熬成的清湯鍋底(如:昆布、番茄)等,熱量較低。

而高熱量的湯底,

則以麻辣鍋、牛奶鍋、咖哩鍋及臭臭鍋等居冠,

千萬要注意。

 

《湯底熱量比一比》

1.低熱量湯底:

和風昆布鍋、番茄鍋、清雞湯、酸菜白肉鍋。

2.中熱量湯底:

味噌鍋、泡菜鍋、南瓜鍋。

3.高熱量湯底:

麻辣鍋、牛奶鍋、咖哩鍋、臭臭鍋。

 

《火鍋食材聰明選》

1.主食類:

建議以全穀根莖類如:

地瓜取代白米飯和麵食。

2.蔬菜類:

多選擇蔬菜類如:

葉菜類、瓜類和菇類等,

能使菜盤多樣又豐盛,且富含膳食纖維。

3.豆魚肉蛋類:

可選擇傳統豆腐、豆干、凍豆腐、

低油脂的海鮮類(如:蝦、魚片、蛤蠣)

或瘦肉(如:雞肉)以減少油脂攝取。

4.火鍋料:

應減少人工添加物,如丸子、起司球等,

多吃容易增加高血壓、

心血管疾病、肝腎疾病風險。

 

細嚼慢嚥

醬料清淡為宜

除了聰明挑選食材外,在醬料選取部分,

建議應盡量以蔥、薑、蒜、香菜、

蘿蔔泥、辣椒、香茅葉加入白醋、醬油做沾醬,

選擇清淡口味,

避免使用高油脂、高鹽份的醬料,

如:沙茶醬、豆瓣醬。

建議,先煮蔬菜類食物

(不宜煮過久,避免營養素破壞太多),

再將豆魚肉蛋類放下去煮;

進食則應掌握細嚼慢嚥,

以及「挑一件、食一件」原則,

同時湯不喝,若真的想嚐鮮,建議淺嚐即可,

只要食材、湯底謹慎選擇,

就能開心吃火鍋,減重不吃肥。

 

本文授權自 華人健康網 ,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 / Sandy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