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洪毓琪
近年來,出現「凍齡」、「美魔女」等名詞,
抗老防衰逐漸成現代人的養生保健要點。
中醫師表示,老化問題與陽氣不足有關,
而陽氣發源在腎,腎是人體一身陽氣之本。
因此,想要有效抗衰、防老化,
適度調理滋養腎臟非常重要,
而以熱水浸泡腳部的足浴,
就是養腎固腎的不錯方式。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想要有效抗衰、防老化,適度調理滋養腎臟非常重要,而以熱水浸泡腳部的足浴,
就是養腎固腎的不錯方式。
中醫師:養好腎消百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
中醫認為人體的陽氣發源在腎,而腎陽是人體一身陽氣之本;
使得腎陽也有「命門之火」之稱。
適度滋養腎臟,不僅有助補足陽氣,
更有維持人體機能正常作用的效果。
反之,當腎的陽氣受到損傷,
或因人體老化而逐漸衰退,導致腎陰不足。
就可能使腰膝冷痛、頭暈耳鳴、易感風寒、
夜尿頻多、陽痿遺精等疾病找上門。
因此,養好腎陽對於消除百病、延年益壽,
確實有一定的助益。
腳部經絡穴位多 足浴循環更暢通
適度以熱水足浴,
就是既簡單、省錢又便利的養腎方法之一!
事實上,在中醫傳統觀念中,就曾流傳這樣的一句話:
「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
夏天洗腳,暑溼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蠕;
冬天洗腳,提升丹田。」來說明泡腳的好處。
人體腳部光是腳踝以下就有 33 個穴位,若以雙腳 66 個穴位計算,則佔全身穴位的 10%。
為什麼泡腳對有這麼大的好處?
周宗翰中醫師進一步解釋,
人體腳部光是腳踝以下就有 33 個穴位。
若以雙腳 66 個穴位計算,
則佔全身穴位的 10%,
它們分別對應著人體的五臟六腑。
而經常泡腳,則有助刺激腳部的腎經湧泉穴,
與踝關節以下各穴位,
從而起到滋補元氣、壯腰強筋、調理臟腑、疏通經絡;
以及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的作用。
足浴補腎:鹽水+穴位按摩好舒緩
不過,足浴並不只是將腳放入水中即可,
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程序。周宗翰中醫師提到,
最佳的建議方法是,水溫保持在 40 到 42 ℃左右;
且水深最好能淹過小腿肚,
並適度在水中加入有助入腎的鹽巴,都是不錯的方式。
進行浸泡時,不妨可將手掌握拳,
適度敲擊小腿內側以刺激肝脾腎經,
或是用手按摩小腿的穴位,如位於足心的湧泉穴,
或是足三里、三陰交等部位,
都有助加強經絡、氣血循環,達到更好的護腎效果。
足浴更好眠
而足浴的使用時間上,
則建議選擇在晚上臨睡前進行效果最佳,
每次浸泡 20 至 30 分鐘左右,
以防止水溫過熱、過度發汗,而導致體力透支。
且最好能於泡腳完畢後半小時內上床睡覺,
更有利陽氣生發,並達到一定的助眠作用。
【中醫師小叮嚀】
周宗翰醫師提醒,
腳部下肢等部位有開放性傷口、
異位性皮膚炎、腦血管疾病患者,
以及懷孕中婦女,不建議進行泡腳的足浴動作。
以免過度刺激,不但補腎不成,
反使症狀過度惡化,甚至影響胎氣。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責任編輯 / 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