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在意他人想法,只會 活在別人眼裡 死在他人嘴裡…餘生很貴,一分鐘也別浪費在 討好別人的目光!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18-10-04 16:46
  • 更新:2020-08-27 09:26

過度在意他人想法,只會 活在別人眼裡 死在他人嘴裡…餘生很貴,一分鐘也別浪費在 討好別人的目光!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30歲後又怎樣?

年齡不是寫在臉上的,

而是給人的一種狀態。

最重要的不是你現在幾歲,

而是你內心真實的渴求。

別讓他人為你設定人生的期限,

也別讓年齡這種時間刻度,

捆綁自己的人生。

放下他人的目光,

勇敢追求你的生命意義!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江明

 

在我還三十歲不到的時候,

總覺得三十歲是一個遙遠的彼岸,

是一個非常成熟穩重的年紀,

娶妻生子,成家立業,按部就班,

一切都塵埃落定。

而當自己真正到了三十歲那天,

才發現自己對於這個歲數,

或者說這個歲數的人,

有著一種想當然爾的誤解。

這個歲數的人,甚至從這個歲數再往上,

人生也不會有什麼塵埃落定。

每個年紀都有每個年紀的問題,

也會有難過憂愁和不知所措的時刻。

 

青春就是慌張

但 30歲 後需要沉澱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三十歲之後的生活,

我覺得可以用中國作家高曉松說的「不慌張」。

他在《魯豫有約》裡談到青春,說過這樣一段話:

年輕的時候每件事你都想明白,

每個人你都想仔細把他看透。

每件事情你都想明白它到底是怎麼回事,

甚至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你都很想去明白。

但是你其實明白不了,

你連你自己最愛的人坐對面

你可能都不能全部明白。

可是年輕的時候就太想明白了,

因為老覺得有一些事情

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張,

後來等到老了才發現,

那慌張就是青春,

你不慌張了青春就沒了。

高曉松說青春就是慌張,

大師兄朱炫說青春是荒唐。

 

在我看來,

青春最大的意義在於隨時可以推倒重來。

那時你還年輕,

你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不去考慮後果,

不必為錯誤付出很大的代價。

而隨著歲數漸長,

我們做任何決定都需要掂量一下利弊與得失。

 

 

切記這個原則:

不用別人的眼光定義人生

如果說,

我三十歲真正從生活中學到了什麼了不得的原則,

這個原則就是,

我不會用別人的眼光來定義自己的人生,

也不會讓年齡成為我人生價值的丈量尺。

人生苦短,

一分鐘也不要浪費在讓自己不快的人事上。

 

幾個月前,我在歐洲旅行,

在維也納遇到一個中國女孩,

就職於中國某家航空公司,

來奧地利度假,剛剛在這裡度過了三十歲生日。

那天,我在一家叫 DEMEL 的甜點店喝咖啡,

碰到她在鄰桌用微信講中文,

在異鄉遇到中國人還是挺親切的,

於是交談起來。

她說,她每天的生活狀態都是緊繃的。

七點起床,八點坐公司車上班打卡。

大部分日子都是在航線、

開會、寫報告中度過。

 

若總是隨波逐流

就看不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家人都覺得她其實沒必要這麼辛苦,

對女孩子來說,什麼最重要?

都三十歲了,

當務之急就是找一個好對象,一個好歸宿,

不然三十歲之後就走下坡了。

但是她不要。

每當在機艙裡等候起飛的時候,

她會想著這些乘客是什麼人,

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是不是也會抵擋不了壓力,

隨便找個人結婚,

最終被生活的滾滾洪流捲走。

她只知道,如果隨波逐流,

未必能看到眼前的一切。

 

許多的壓力和限制

都來自自己設的框架

我在這裡的時候,

還認識一位德國導遊,

看起來也三十多歲了,未婚且單身。

一年工作六個月,

還有六個月就到處旅行。

她覺得這樣的生活方式沒有不對,

因為自己完全可以 Afford。

有人可能不理解,

他們會說,人家畢竟是老外嘛,

接受的教育不一樣,

他們不用面對各種社會輿論壓力,

不用面對爸媽的催婚,

環境不一樣,我們不是他們,

所以不可同日而語。

 

但我想說的是,

任何的壓力和限制,

其實都是從你的內心開始的。

是你給自己設定了框架,

給三十歲的女人畫了一幅自畫像,

覺得自己應該那樣,應該這樣,

但是跟內心又有抵觸,有點不甘心,

現實境遇與預期不符,所以才會焦慮。

 

 

這個社會給 30歲 的人壓力

前幾天,

我在網路上看說話達人姜思達的直播,

他講了一個故事讓我很有感。

他說,他有一個朋友,

在三十歲生日那天,大哭了一場,

從早上哭到晚上,

這是一種本能的情緒反應,

因為她始終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

但是當你問她,你要準備什麼?

她也說不上來。

因為這個社會不斷地告訴你,

你三十歲了,三十歲了,三十歲了,

心中有個數,一直在滴嗒滴嗒滴嗒……

 

電視節目主持人肖驍說,

他大學剛畢業的時候,

家人、朋友都覺得他應該找另一伴了,

應該要怎樣怎樣,

後來他參加了電視《奇葩說》選拔,

一夜爆紅,之後父母的觀念反而變了,

覺得他現在正處於事業高峰期,

不用急著結婚。

有一則輿論說,

果然獨立才是最好的解藥祕方。

當你還沒有厲害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誰都可以對你比手畫腳,

誰都可以拿著「我是為了你好」的理由,

要你過跟他們一樣的生活。

 

年齡不是寫在臉上的,

而是給人的一種狀態

我在三十歲生日的時候,

在日記本上寫過一句話:

三十歲,無論貧窮還是富裕,

無論現在經歷怎樣的生活,

都是你人生中最棒的時期。

說話達人顏如晶說,

「年齡不是寫在臉上的,

而是給人的一種狀態。」

所以在我看來,

最重要的不是你現在幾歲,

而是你內心真實的渴求,

以及表現出來的外在。

 

對一個三十歲的女生來說,

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是獨立!

經濟獨立以及思想上的獨立。

當你在追求這種獨立的過程中,

就會塑造自己,提升能力,

眼界和格局也會不一樣,

人生充滿各種可能性,

擁有自主權,有錢又有魅力的女生,

你可千萬不要太討人喜歡喔。

有時候我們努力,

並不是為了換取成功,也不是為了超越別人,

而是去體驗一種想體驗更大世界的欲望,

可以對我們不喜歡的人事說抱歉。

 

也許我們未必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但是我們能做的是,

別讓自己成為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別讓他人為你設定人生的期限,

也別讓三十歲這種時間刻度,

捆綁自己的人生

別在暴風中坐以待斃

 

 

更多好文,滋養心靈:

 

本文摘自《別在風暴中坐以待斃

作者: 江明 / 出版社:銀河舍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責任編輯 / Stella)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