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顏亮雯
2016年1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
《勞退條文修正草案》
所以年滿 60 歲勞工、年資滿 15 年者,
可以不必強迫領月退,
能彈性選擇一次領走這筆錢
那到底勞退金 月領 或 一次領
哪個比較划算呢 ...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勞工年滿 60 歲、年資滿 15 年
可自由選擇要月退 或 一次領
行政院通過《勞工退休金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放寬由雇主按月提撥 6% 的勞退新制退休金
勞工只要年滿 60歲、年資滿15年,
便可以自由選擇一次領或領月退
到底這筆老闆給的退休金,該怎麼領才划算呢?
所謂的一次領,
是指符合勞退新制請領資格的勞工
一次請領個人退休金專戶裡的本金及累積收益
目前工作年資未滿 15年者,
依規定只能適用一次領,
此在這次修正草案中並沒有改變。
至於月退,
則是將個人退休金專戶內的本金及累積收益
依照年金生命表,以平均餘命、利率等基礎
計算勞工可領月退休金的金額,並定期按季發給。
原本工作年資滿 15年者,依規定只能領月退,
但在修法後將多了新選擇,也能一次領。
如果你能賺比 3.78 %報酬率更高,
那「一次領」會更適合你 !
勞動部勞保局勞工退休金組
機關學校提繳科科長陳淑芬表示
由於勞退新制實施迄今還不到 15年,
一般勞工要到 2020 年 7 月以後,
才會面臨該選擇領月退或是一次領的問題
目前只有少數勞工因為結清勞退舊制年資
並將結清退休金存入新制的勞退個人專戶
年資才可能合計超過 15年。
陳淑芬解釋,
這次修法是讓勞工在運用退休金時較有彈性
「因為勞保老年年金在 2009 年實施後
勞工已經有一個基本的月領老年年金保障
所以勞退新制才有了放寬一次領的彈性規定。」
但她強調,勞退新制領的
是雇主提撥的退休金及分配的累積收益
不像勞保老年年金能活到老領到老
「一般外界認為,勞退新制
領月退金會比一次領要『多』
是因為月退不是一次領走,
沒領完的錢會繼續留在勞退個人專戶內
滾利息、享有收益運用分配。」
投資成功 "在更高的報酬率" 上,
獲利將會比領月退的利息多更多
實際上,勞工退休金運用收益
依規定不得低於國內 6 家行庫 2 年定期存款利率
目前保證收益率為1.3141%,
此外,勞退新制實施以來基金收益運用
截至去年的平均收益率有 3.78%
換句話說,如果勞工一次領走退休金
並有能力加以運用投資在更高的報酬率上,
不盡然會領得比月退少
此外,陳淑芬也釐清
雇主按月提撥的退休金和分配收益
都會存在勞退個人專戶裡,
沒有潛藏負債或破產的問題
如果勞工還沒領完退休金就死亡,
專戶裡剩餘的退休金就是遺產
可由遺屬或指定請領人領回。
「退休金能領更多」的關鍵是 :
本金、報酬率和時間
長期研究國內退休金制度的
富蘭克林投顧副總邱良弼觀察
目前勞退新制提繳年齡層最多的族群
是落在 30~34 歲
而這些人意味著未來 30 年內會退休
其中,工資提繳級距大多落在
「13,501~22,800元」、「28,801~36,300元」
和「36,301~45,800元」
若是以「36,301~45,800元」這個級距而言
取提繳中間值 4 萬1,050 元計算
若退休金投資報酬率 4%、薪資成長率 1%
雇主按月提撥 6% 退休金,
以新制工作年資 30 年計算
選擇月退約可領到1萬1,728元,
一次領則約是194萬餘元
但要是退休金投資報酬率降至 2%,
月退金額會變成只有 7,130 元
一次領也只能拿到141萬餘元
關鍵還是在於本金、報酬率和累積時間
三點評估,你到底該 月退 還是 一次領
那麼,究竟該選月退,還是一次領呢 ?
邱良弼指出,勞工應綜合評估 3 點因素:
第 1 點,退休那一年能累積多少本金和收益
第 2 點,未來利率走向
第 3 點,個人是否具備投資能力
邱良弼舉例,
退休那年如果能累積到一筆 500萬元的退休金
那麼一次領走 500萬元,
或者選擇領月退 2 萬多元,都是可行的
但如果最終退休金只累積了 80萬元
那麼一次領或選擇領月退 4 千多元,差異就不大
他提醒,「萬一退休那一年
遇上像金融海嘯那樣的系統風險,會大大影響領到的金額。」
「再則,假使未來利率走向往上,
選擇領月退讓錢留在帳戶裡,可以越領越多
相反的,要是利率走跌,會越領越少
如果遇上後者,那不如一次領出來自行投資
但這就關乎勞工自己有沒有投資理財的能力了。」邱良弼說。
註:「每月可領月退休金」的金額,是以平均餘命 20年估算而得,
目前國人平均餘命已延長至 24年(亦即84歲),因此,實際月退金額會微幅減少。
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勞工退休金相關文章,可以看底下的推薦閱讀喔 ↓
延伸閱讀:以為老了生活簡單,開銷就會減少.....錯!3個讓人嚇一跳的退休誤解,你一定要知道
延伸閱讀:退休金最大問題,大家投資組合都一樣!12 年平均收益才 2.8%?專家:不同階層應規劃...
延伸閱讀:13 年後退休金將破產!70 年次最悲情,繳得多、領得少...政府改革真的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