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做自己」跟「沒禮貌」常常是一線之間
人之常情是喜歡接近成功的人,
而避開失敗的人,
這倒未必出於趨炎附勢的算計,
寧可說是出於趨樂避苦的本能。
成功者的四周洋溢著一種歡快的氣氛,
進入這氛圍似乎便分享了他的歡愉。
相反,失敗者即使不累及旁人,
他的那一種晦氣也夠令人感到壓抑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你怎麼說話,決定你是什麼人!
蔡康永說過當你有訴求時,
無論你是甲方還是乙方,
表達的結果都只跟一件事情有關,
就是你「會不會說話」、
你有沒有能力去「想像」
聽你說話的人是什麼心情,
還有他想聽到什麼。
話,本來就是說給人聽的。
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
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
別人越喜歡你,
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加不幸,
就覺得心裡舒坦多了
幸運者對別人的不幸或者同情,或者隔膜,
但是,比兩者更強烈的也許是僥倖:
幸虧遭災的不是我!
不幸者對別人的幸運或者羨慕,或者冷淡,
但是,比兩者更強烈的也許是委屈:
為何遭災的偏是我!
同病相憐是另類的幸災樂禍
不幸者需要同伴。
當我們獨自受難時,
我們會感到不能忍受命運的不公正
甚於不能忍受苦難的命運本身。
相反,受難者人數的增加彷彿減輕了不公正的程度。
我們對於個別人死於非命總是惋歎良久,
對於成批殺人的戰爭卻往往無動於衷。
仔細分析起來,同病相憐未必是不幸者的彼此同情,
而更是不幸者各以他人的不幸為自己的安慰,
亦即幸災樂禍。這當然是愚蠢的。
不過,無可告慰的不幸者有權得到安慰,
哪怕是愚蠢的安慰。
人都是自私的
我們每一個人,在發怒時都是一個病人
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看別人,
尤其是自己的親人,許多衝突都可化解。
我買了一張書桌,抬回家,才發現桌面上劃破了一塊。
於是,幾個鐘點內,
老是看見這斑點,老是想著這斑點。
整張桌子不見了,濃縮成了這一個斑點。
當它不屬於我時,我對斑點視而不見,
那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小缺點。
一旦它屬於我,就是怎麼也看不順眼的致命弱點了。
你越是遷就,別人越是得寸進尺;
你越是退步,別人越是趕盡殺絕;
你越是原諒,別人越是肆無忌憚;
你越是心軟,別人越是貪得無厭。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
你總是執著,就會被輕易辜負;
你總是在乎,就會被視若無睹;
你總是付出,就會被當作可有可無;
你總是傾注,就會被看成任人宰割。
癡心被人耍,真心被踐踏,
這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更多人際關係的文章,建議看看底下的延伸閱讀喔!
《延伸閱讀:做人:控制脾氣、留住福氣,才能 成就大器!( 值得一看 )》
《延伸閱讀:千萬別忽略:18 個有用的人情世故,看完受用無窮!》
《延伸閱讀:「沒禮貌 比 沒專業 更糟糕」 9 個沒人教,你也應該要懂的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