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3 種人,會 毀 了你!請離他們越遠越好,不經意的行為,也可能害你 家破人亡...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8-07-23 17:34
  • 更新:2018-07-23 17:34

這 3 種人,會 毀 了你!請離他們越遠越好,不經意的行為,也可能害你 家破人亡...

(圖/shutterstock)

 首圖為示意圖

 

工作、生活中,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人?

一件事情告訴她,

沒到半天,整個公司的人都知道了;

不分場合、不看對象瞎說話,

你急得在桌下踹他,

他還問「你踹我幹嘛?」;

總是打著「我是開玩笑的」

來對他人進行隱形攻擊......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不會說話的人

內心其實是很可怕的

說實話,我以前一直覺得「大嘴巴」的人

只是愛八卦,心眼兒其實並不壞,

但直到工作中遇到了這樣的人,

才發現他們的可怕之處。

他們會冷不丁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扎你一箭,

而且這把箭還是塗了毒的。

 

當你鮮血淋淋地跑到他面前不可置信地問他

「為什麼要這麼對我?」時,

他無辜地眨著眼睛,跟你吐了吐舌頭說:

「我不是故意的,」

(但你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

「其實我也很難過,」

(你的表情倒是很輕鬆啊)

「我都已經道過歉了,」

(你指那句漫不經心的對不起?)

「你還要我怎樣嘛。」

(…………)

 

面對這些人

我們可以允許自己不寬容

那一刻,你簡直要氣得七竅生煙,

血氣上涌,恨不得咬碎了牙噴他臉上。

當然,我們可以用溫婉的方式

說這是情商低,

我們可以嘗試去理解他們嘴上的刻薄,

體諒他們內心的酸苦,

甚至用盡全身力氣,

去給他們一個寬厚的擁抱。

但有時候,

我們也應該允許自己不那麼偉大和慈悲,

允許自己內心角落有個聲音:

有一些人,他們就是壞。

越早識別他們,我們才能儘早抽身。

 

 

遇到這 3 種人

最好遠離

遇到這3種人,我才知道

「不會說話」多傷人

1 .低自我監控者:

成年人的善良是克制,

而有一種惡意叫做放肆

有一種善良,叫做克制。

有些話,如果會影響、傷害到別人,

我們就不會說;

有些事,如果做了會誤傷到他人,

我們就會選擇不做。

但有的人,

根本不關心說的話會不會傷害到別人,

他們只在意自己說得爽不爽。

 

有的人當大嘴巴

還若無其事的責怪別人

說一個真人真事。

我一個朋友,去財務那裡報銷的時候,

剛好聽到財務那邊在談論

「要不要取消住房補貼」的事情

因為原公司福利待遇非常好,

所以這件事對於公司裡的人來說

是很在意的事情。

於是這個女生私下裡

就告訴了一個關係比較好的同事,

還特意強調了一句:

「不過這件事情具體還沒定,先別跟別人說。」

 

這個女生嘴裡說著「好好好」,

結果半天不到,HR就私信她,說:

「你是不是跟同事說我們要取消住房補貼的事情?」,

我朋友非常詫異,也很尷尬地解釋說:

「我只對一個同事說了這件事兒啊,

而且我也說了不確定,

讓她別跟別人講……」

原來,半天不到的時間,

全公司的員工都知道了要取消住房補貼的事情,

好多人找到了HR求證是不是真的。

當朋友去質問那個同事的時候,

她非常無辜地說:

「我也沒告訴幾個人啊,

哪想到他們那麼快就傳出去了......」

雖然這件事情後來被澄清了,

但我朋友從此再不敢把重要、

私密的事情跟她說了。

 

學不會「自我監控」的人

只在乎自己內心的感受

社會心理學中有個詞叫做

「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

高自我監控的人能夠根據外部環境、

交談對象的不同而實時調整自己的言行,

他們懂得把關注重點放在外界、他人身上。

而低自我監控的人,

則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

比起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

他們更在乎自己內心的感受。

 

不跟這種人分手

可能會家破人亡

《愛情保衛戰》有一期節目,

男嘉賓執意要和女友分手,

原因是「我一定要和她分手,

不然我可能會家破人亡。」

為什麼?

因為他的女友總是不挑場合不顧忌對象說話,

譬如,大年三十的時候,

她會當著一大家子的面很大聲地問男嘉賓的姐姐:

「姐,姐夫是不是有小三了?」

譬如,一群人在ktv氣氛正好,

她很大聲地問別人:

「原來你為你前男友還墮過胎啊?」

ktv瞬間安靜。

......

諸如此類的事情,經常發生。

 

在成年人的交往中,

人們通過長期的社會活動

習得了一種分寸感;

但還有一些人,他們對外部環境、

他人情緒的感知力幾乎可以用一種「缺陷」來形容,

平時看起來人畜無害,

說起話來卻能讓人內傷幾年,武功盡廢。

 

2 .災難型自我中心者:

他們不是不會換位思考,

只是不願意為他人著想

之前有個關係不錯的同事,

離職後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了一篇

《 X 老闆是對生活最大的暴擊》,

你說發就發吧,

關鍵是為了證明老闆的傻 X

不是自己主觀臆斷的,

她在文章中放了之前和其他同事

吐槽上司的微信截圖!

 

哦,對,她還非常「周到」地

給每個人的頭像打了碼,

只不過光從頭像的底色、

微信聊天截圖的對話內容,

就可以清楚知道是誰。

讓人細思極恐的是,

一看截圖,是半年前的內容,

也就是說,這半年,

她一直保存著微信群聊記錄,

或者特意截圖保存已作備用!

關鍵是!

被不小心誤傷的同事還在該老闆手下工作,

而老闆在她公眾號發文的第一時間就看到了,

所以......那場面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每天上班坐如針氈。

 

他們明知會傷人

還是一意孤行這麼做

當被出賣的同事質問

「你為什麼要放她的截圖?

知不知道這樣讓我很為難?」

的時候她說,

「有啊,所以還特意給你打了碼的。」

同事說,「你打的碼連局外人都看得出來是誰,

你有沒有考慮過老闆看到會怎麼想?」

她說,「有想過,

所以我想了很久才決定發出來。」

同事說,「所以你即便想到了我在公司會很難處,

你還是決定要發出來?而且不徵求我的同意?」

讓人生氣的,

不是她誤傷了他人,

而是她在明知道會誤傷別人的情況,

也依然一意孤行地選擇發文。

 

「宜人性」低分的人

都是自我中心的人

在大五人格理論中,

宜人性(agreeableness)是五大核心因素之一。

宜人性得分較高的人,

能夠主動關心別人的感受,

願意對他人提供幫助和關心;

而低分者則傾向於自我中心,

不願意捲入到別人的麻煩中,

通常表現出來就是比較自私。

這位同事並不是不會換位思考,

只是她根本就不覺得有義務為他人著想。

顯然,在她的眼裡,

報復前老闆的私憤比保護自己的朋友更重要。

 

 

3 .攻擊他人的自卑者:

心裡烏雲滿天,

嘴裡只能下著酸雨

高中的時候,

有一段時間我和一個女生關係不錯。

因為長相和家庭原因,

她在和同學相處時內心其實很自卑,

但她喜歡用一種「自我貶低」的方式

來應對身邊的人的玩笑。

一旦意識到話題快引到自己身上,

她就會開始自黑,

似乎自己先貶低自己,

別人也就不好意思再說什麼了。

 

但我從不開她玩笑,甚至鼓勵她說:

「你其實不必這麼說自己。

你看,你身上有很多優點,

譬如幽默,譬如性格好,

大家都願意跟你聊天。」

但奇怪的是,

從此以後我們聊天的過程中

她總會時不時地打擊我;

「你看你今天穿的衣服,

顯得你身材五五分」

「你怎麼還那麼高興,

你沒看到一模成績排名那麼靠後?」

「你臉上的痘痘看著好噁心啊,

我都想去擠了」……

每句話看似玩笑,

實則非常精確地刺傷了我。

我感到很受傷,也無法理解,

我是唯一對她展示出善意的人,

但她卻以傷害我為樂。

 

內心自卑的人

會自我貶低、攻擊別人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有些內心自卑的人,

其實是處處都拿自己與他人比較,

他們有的會表現出「攻擊自己」的模式,

譬如自我貶低。

而有的人,則靠「攻擊他人」來獲得自信。

這種以「開玩笑」、「說話直」為藉口的隱形攻擊,

常常會讓受害者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你生氣吧,對方說你「開不起玩笑」;

你不當真吧,對方就更變本加厲。

當一個人內心布滿烏雲時,

怎麼可能開口陽光?

 

知乎上看到有個答主說了一件事情。

有次和父母參加一個飯局,

一個阿姨提到她鄰居的女兒去國外打工,

兩年存了十幾萬人民幣,

然後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

「那麼多錢,光靠打工能賺到?

肯定幹了見不得人的事......」

這些人外在的表現好像是不會說話,

但實際上,他們內心本身就藏著一股惡念;

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所以總是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

 

如果遇到了這些人如何應對呢?

1 .首要原則

能遠離就遠離

如果你身邊出現喜歡傳話、口無遮攔、

喜歡挖苦別人的人,

作為一個過來人告訴你,

一定要離得遠遠的,

因為你很有可能被「誤傷」。

 

2 .當不得不相處時

談話時「避重就輕」

如果不能躲避,

那麼和對方談話的時候注意幾個原則:

不確定的事情不說;

私密的事情不說;

別人的壞話不說。

雖然一定的自我暴露

能夠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尤其是兩個女生在一起,

共享彼此的秘密、偷偷說別人的壞話

能夠瞬間增加親密感。

 

但對於那種不分場合喜歡亂說話的人來說,

也許你只是她談資裡的一個素材庫來源。

所以即便在微信上聊天的時候也要注意,

對方很有可能一邊在和你聊天的同時,

一邊把你的聊天記錄發給別人。

 

3 .當被傷害時

適度表現出生氣

例子一:

「你怎麼那麼開不起玩笑啊」

「對,我就是開不起玩笑,

所以以後不要跟我開玩笑」

 

例子二:

「我說話直別介意啊」

「不,我挺介意的,

所以你說話還是注意一點」

 

對於那些喜歡打著「開玩笑」的人來說,

你越是表現得大度善良,

對方越是過分,

他們習慣不斷挑戰別人的底線;

所以表現出生氣是在發出一種

「你踩到我底線」的信號,

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

 

寫在最後

人們往往把「毒舌」和「不會說話」

聯繫在一起。

但其實,我們沒有誤解毒舌的人,

他們就是壞;

而且這種壞更「隱蔽」也更危險,

傷人於無形,內傷好幾年。

如果你還沒有遇到,那恭喜你,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就是這樣,

那麼你要小心了。

 

(文章來源:aboluowa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