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采兒曾經在某一檔節目中,
說了一句話,引起了不少網友的不滿。
當跟歐弟聊到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談戀愛」這個問題時,
面對歐弟的「挑釁」,
應采兒很是霸氣地回了一句:
「我生兒子,我怕什麼?」
就是這句話,讓不少家有女兒的媽媽炸了鍋。
雖然應采兒的本意是說,
生個兒子不怕被人欺負,
生女兒就要小心保護她。
但是,不少人開始因為這句話而擔憂。
因為這樣的想法,很容易跑偏,
讓人以為,在男女的一些問題上,
男生可以為所欲為,反正不會吃虧。
而在現實生活中,
的確有不少家長抱著這樣的想法教育孩子。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微博@醫學手札講了一個事情:
如果這樣的男生,
被自己的女兒遇到了,想想也是可怕。
我們花了20年
教會女兒保護自己。
但卻有一些家長,
不僅從沒想過花幾分鐘
告誡兒子不要傷害女性。
甚至助紂為虐。
在這樣的教導下長大的孩子,
是不是會給某個或某些女孩帶去傷害,
我們不得而知。
網上經常會曝出一些關於女孩被性侵的新聞。
每次有這樣的新聞出來的時候,
很多媒體都會在新聞後面加上
「女孩如何保護自己」這樣的自救指南。
很多父母也會反省,自己的安全教育沒有做到位。
最可怕的是,當女孩收到了侵害,
很多人的焦點不在施暴者身上,
反而說是受害的女生有錯在先。
「大半夜的不回家,肯定不是正經姑娘!」
「穿成這個樣子,不就是為了勾引男人嗎?!」
諸如此類的言論,你也一定聽過。
電影《嘉年華》中,得知女兒小文被性侵後,
小文的媽媽第一反應就是扇了女兒一耳光。
扔掉她所有的裙子,剪掉她的長髮,
斥責她「整天穿得不三不四」。
你被性侵那天
穿了什麼衣服?
前段時間,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小鎮,
辦了一個特殊的展覽,主題是:
「這是我的錯嗎?」(Is it my fault?)
在這場展覽上,
18個曾經不幸受過性侵的大學生,
默默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被性侵那天,你穿了什麼衣服?」
「牛仔襯衫和牛仔褲
每當我告訴別人,那時我穿得很普通
他們總是表現得不太相信
甚至不懂我在說什麼,這讓我覺得可笑」
「卡其褲和休閒襯衫。
我那天要去班上演講,在我的強姦案發生後
他們拿走了我那天穿的衣服」
「我穿了一條裙子,事件幾個月過去後
我媽媽站在我的衣櫥前抱怨
為什麼我再也不肯穿裙子,那時我只有六歲。」
這個 6歲小女孩的裙子,看的尤其讓人心疼。
女生如何自保?
女生遇到危險如何自救?
各種指南上說的明明白白:
不要深夜出門,不要穿暴露的衣服;
走夜路的時候有人尾隨,假裝在打電話;
對方拿出刀子,拿包當盾牌;
被人掐住脖子,用力掰他的小拇指;
…………
這些說得都很對,只是有一點:
一個 6歲的小女孩,要穿成什麼樣,
才算不暴露?
當遭遇不幸,她要怎麼做,
才能掙脫開一個大人的禁錮?
電影《素媛》中,
善良的小女孩,被一個醉漢攔住:
「能讓叔叔也撐你的傘嗎?」
素媛同意了「叔叔」的請求,
卻因此差點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後來,她在血泊和劇痛中醒來,
打通了求救電話。
「下腹部出血非常嚴重,
需要通過手術截取並製作人工肛門才能活下來,
可能要一輩子都需要帶著人工肛門生活,
可能會無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
媒體知道了「性侵女童的嫌犯被抓」的消息,
跑到醫院,問話無情地撕開一家人的傷口。
素媛滿身傷痕地躺在病床上,哭著問爸爸:
「我做錯什麼了嗎?」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
簡直對那個性侵犯恨得牙根直癢!
錯的明明是那個混蛋,
為什麼受懲罰卻是身心都遭受了巨大打擊的小女孩?
當悲劇發生了,錯的到底是誰?
對此,有網友氣憤地喊出:
「別教我女兒怎麼穿衣服,
教你兒子不要強奸別人!」
我教女兒保護自己
也請你告訴兒子不要傷害別人
教會女孩保護自己是必要的。
不過更重要的,
是從源頭預防悲劇的發生,
教育男孩別成為施暴者。
如果你家有個兒子,
請從他小時候起,就告訴他這些事:
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
不要隨便對女孩子動手動腳,
不可以抱她、親她,更不可以掀她的裙子;
男女有別,不可以在女孩子面前脫衣服、大小便;
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傷害女孩。
我教女兒保護好自己,
請你告訴你的兒子不要傷害她!
(圖/shutter stock,非本人為示意圖 僅供參考)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