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證明:生活中 99% 的煩惱,只要跟「這些人」說 就能解決!(試試看,真的有用!)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 2018-05-29 09:53
  • 更新:2018-05-29 15:02

實驗證明:生活中 99% 的煩惱,只要跟「這些人」說 就能解決!(試試看,真的有用!)

(圖/shutterstock)

 

當你感到不安或有煩惱時,會跟別人商量嗎?

依據調查,感到強烈不安、壓力、煩惱的人當中,

「有商量的對象」而且有實際商量、

傾訴的人約七十五%,也就是說,

四人當中有一人無法跟別人商量。

而七十五%有實際與別人商量的人當中,

有九成的人回答,

與別人商量之後,

問題就解決了;

即便問題沒解決,

心情也變得比較輕鬆。

 

我在擔任某次研習營的講師時證實了這點。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大部分的煩惱

跟五個人說了之後就會消失

我請大家分組討論,其中一人訴說煩惱,

然後和其他人一起討論該如何解決。

在短短的五分鐘時間限制中,

有超過七成的人解決了煩惱,

效果好到讓每屆研習營的學員都吃驚不已。

過去的我認為,向別人訴說自己的不安及煩惱很糗;

我也曾經因為某個專案惹客戶生氣,

覺得很丟臉,沒辦法和別人商量,

而陷入自我厭惡的狀態。

我把那件事情跟其他人講了之後,

對方跟我說:「這種事很常有!

客戶看的正是出錯之後的應對措施,好壞喔。」

我一直認為周遭的人都很優秀,

所以覺得自己犯了嚴重的錯誤,

沒想到結果卻是「常有的事」,

突然發現失敗本身並不是問題,

我豁然開朗,知道之後應該要怎麼做了。

在那之後,當我遇到自己似乎

無法解決的不安或煩惱時,

就會跟五個人以上訴說。

因為我認為,

可以商量的對象範圍越廣,

越能夠加速解決問題的速度。

 

 

我之所以認知到盡量

跟各種不同的人商量的重要性,

是因為在外商顧問管理公司工作時,

當時的總經理給了我這樣的建議:

「交友範圍不要只侷限在同年齡層,

去跟自己年齡差距上下二十五歲的人交朋友。」

假如說自己是四十歲的話,

就結交下至二十歲、上至七十歲的朋友。

如果是六十歲的話,往上可能有些人已經駕鶴西歸了,

所以可以結交上至八十歲、下至三十歲的朋友。

也就是說,年輕人盡量跟有年紀的人來往,

而上了年紀的人,則盡量跟年輕人交流。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非常重要,

因為這不僅可以豐富人際關係,

還能吸收到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識。

因為廣泛交友,在還年輕時,

能夠透過先進、前輩積極的吸收知識、

拓展視野,而上了年紀之後,

可以動搖逐漸僵化的腦袋。

 

 

剛才提到的煩惱商量小組討論,

如果成員的年齡層、環境背景相似的話,

煩惱解決率可能就會降低。

不同年齡層的人,對於自己的煩惱

應該有完全不同的解決方式,

而且從不同環境背景的人來看,

很多時候那些煩惱根本不是煩惱。

因此,有煩惱的時候,

請務必跟各年齡層的人商量看看。

 

不同世代間的共通煩惱

就是—人際關係。

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當中也寫道:

「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藉由跟別人商量自己的煩惱,

得知那個煩惱是所有世代常見的煩惱,

光只是這樣,應該就可以讓心情變得比較輕鬆,

使煩惱消失了吧。

當別人找你商量煩惱時,

先弄清楚對方只是希望有人傾聽,

還是尋求意見;因為有很多時候,

對方只是希望你傾聽煩惱,

所以當你給予意見時,

對方很有可能會回說:

「不是你說的那樣⋯⋯」而不願意接受。

如果碰到對方期望獲得意見,

但你的能力卻無法勝任時,

只要介紹其他可以提供意見的人就好。

有個名叫「六度分離」的理論,

主張只需要透過六個人,

就可以連結起兩位互不認識的朋友。

雖然不需要走那麼長的路途,

但是能夠解決你煩惱的人,

搞不好就近在眼前。

 

倍速心得

九成的煩惱說給別人聽之後,就會解決。

自己的煩惱不會是人類史上首見,

大部分的煩惱只要經由

別人走過的路就可以解決。

 

本文節錄:【從此不加班的IPO工作術】一書

作者: 清水久三子  / 出版社: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你的目光曾經停駐過的書,就是你想拓展的 視野。 書是活的,圓神出版 是你打造美好生活的提案家。 圓神書活網 : http://www.booklife.com.tw/

你的目光曾經停駐過的書,就是你想拓展的 視野。 書是活的,圓神出版 是你打造美好生活的提案家。 圓神書活網 : http://www.booklif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