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育維 | 攝影:趙政建
擁有 131萬粉絲的 HowHow 陳孜昊,
熱愛用影片說故事,
不僅拍出許多網友瘋傳的業配影片,
更讓各家廠商爭相合作。
將興趣轉變成工作的他,
卻是一直到 24 歲才勇敢追求自己喜歡的事。
(贊助商連結...)
一直活到 24 歲 才第一次勇敢
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
大學讀經濟系的 HowHow,
其實是個典型的台灣小孩,
從小就被父母推著走,只會盲目地讀書,
追求社會所灌輸的價值觀,
也從不多想,
似乎走在前人鋪好的道路即可。
「那時候我一直在想,我到底喜不喜歡MBA(商管碩士)。」
HowHow回憶,
原本想念 MBA 的目的很單純,
因為未來看似很賺錢,
甚至身價還會大漲。
後來在交換學生的那段時間,
他才發現,
其實很多外國學生
早已在追求真心喜歡的目標。
那年,他 24歲,
他才第一次認真思考未來,
便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情,
試圖將拍影片這「興趣」變成「職業」,
朝著影像之路邁進。
一路上 HowHow 很迷惘,曾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攝影/趙政建)
想把興趣變成職業
HowHow 坦承:勢必得退讓
HowHow 成為全職YouTuber的契機,
是在 2015年的暑假,
當時他還在美國讀研究所,
卻意外接到韓國大廠三星的商案,
他謙虛地說:
「也是在畢業前,有一個半穩定的工作,
我才有勇氣決定當一個全職的 YouTuber。」
然而,想要把興趣變成職業,
他認為勢必也得向現實做一些退讓。
第一個也是最難克服的問題就是:
這個興趣會讓你吃不飽,沒辦法維持你的收入。
HowHow 則建議,
即便得暫時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
但仍然能從中獲得一些「只有你」可以學習到的事。
HowHow 以當兵為例,
很多人覺得當兵那一年是在浪費時間,
每天都不知道在幹嘛,
但正是因為他有當過那 11 個月的兵,
之後在發想腳本、激發創意時,
就能汲取過往的經驗,創造出不一樣的火花,
他認為那些經驗是很寶貴的。
他說:「先去上班,另一方面也慢慢經營自己,
多花時間磨練自己的技能,
才有能力去完成更多可能做不到的事情。」
(圖片截取自/YouTube頻道 HowFun 國軍弟兄們,上戰場囉!)
謹記勿忘拍片初衷
不讓興趣成為壓力來源
若是能成功養活自己,
天天被喜歡的東西圍繞,生活一定很幸福,
但有時卻會讓你對興趣感到厭煩。
HowHow 發現,開始接業配後,
拍影片再也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
反而需要去滿足別人的需求。
他舉例,很多時候會遇到廠商想要改腳本,
或是覺得不好笑,一來一往之下,
溝通上會遇到很大的障礙。
此外,當他構思完腳本後,
從自己內心就有畫面,
變成必須想盡各種方式讓對方了解影片,
時間一久,拍影片對他來說變得毫無樂趣,
甚至成為他壓力的來源。
後來,HowHow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
要求自己不能忘記拍影片的初衷,
也嘗試說服廠商,若是太去改變影片的風格,
反而會讓網友覺得影片不好笑、也不願意分享,
那這樣顯然也不是好事。
「怎麼將這類妥協的程度壓到最小,
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惟有追求自己喜歡的事
才有可能做得長久
如果像 HowHow 一樣以網路創作者為目標,
一定曾問過自己:「一直沒人看我影片怎麼辦?」
或許有人會說,HowHow會紅,不過是幸運,
剛好影片爆紅而已,
而就像藝術大師安迪·沃荷曾說:
「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 15分鐘」,
但沒有人會知道,
這 15分鐘的背後曾下過多少努力。
人生就像煮飯,要燜過才會香,
HowHow 也是從 18歲時就不斷練習拍影片,
更遠赴美國進修相關知識,
花了整整 7年,才開始被廠商關注。
HowHow 透露,他不敢有太大的野心,
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就好,
儘管如此,他都會對自已說,
不管未來怎麼變,他還是很喜歡影像,
並呈現自己的想法給大家知道,
只要他還抱有熱情,不斷積極充實自己,
一定可以跟上時代的變遷。
長大並不代表妥協,
在人生中 我們會面臨許多選擇,
但千萬別在不知不覺中 被世界改變,
HowHow 說他不敢亂鼓勵人勇敢踏出去,
但至少得把這點謹記在心:
別讓任何人剝奪你喜歡一件事的權利。
HowHow的經典表情,有像金城武喔!(攝影/趙政建)
看更多平凡人的不凡故事:
- 工人沒錢看病,清潔工被迫自願離職…《做工的人》林立青:世界太不公平,人窮不該命賤
- 「找到自己的那道光!」專訪《我的婆婆》鍾欣凌:我現在更有自信,去面對我的自卑
- 「對不起,媽媽不能替你痛…」 她在兒子臨終前的最後一段話,讓人懂了:放手,是最深的愛
- 1星少將 羅紹和,因 1件事 提前退伍、拒高薪邀約… 堅持替 5千孩子籌食物箱,跑遍整個臺灣!
- 為了生孩子變胖,卻成為前夫外遇的藉口… 她戴起面具,寫下悲傷故事:婆婆還說前夫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