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人生好在適度、誤在失度、敗在過度,
簡單一個「度」字,
竟然是人一生都在學寫的字。
「過猶不及」,出自《論語.先進》
簡言之,意思為做事超過或不夠都不合適,
若用於處世之道,就是講究一個「度」字。
此字不僅滲透於人與人間相處,更在於個人修養,
無論是說話或者做事、學習或者享樂,
如果不能做到進退有度、取捨有度,
就很可能陷入物極必反的桎梏之境。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說話要適度
有些人覺得:做人要真,所以說話要直,
其實不然…
「真」字,是「直」下面兩點,
也就是說,一些實話、直話,也要保留兩點,
實話實說是真,但實話全說就是蠢,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瞭解別人,你是智慧;瞭解自己,這是高明,
當你漸漸學習克制,樸實素真,
以不怨不問不記的心態,
便能體會生命盛大。
做事有氣度
處事一張一弛,輕重緩急拿捏合適,
太過用心,不僅自己勞心,旁人也會怨聲載道。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妄圖高度集權專制,
為防止六國叛亂,用焚書坑儒等方式統一思想,
殘暴屠殺六國貴族,減少叛亂機會,
然而過猶不及,高壓反激起反抗,終為六國所滅。
家庭有溫度
按甲骨字形來看,家是同個屋檐下,
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
「家,居也」、「家人內也」、「有夫有婦,然後為家」
家不是房屋、不是外在物質堆砌的冰冷空間,
豐富物質能帶給感官快感,然而卻也轉眼即逝,
試想,倘若在共同生或空間裡充滿暴力和冷戰,
同床異夢、貌合神離,「家」何以為家?
家永遠都需要情感間的溫度維繫,
它像一片寧靜,點著燈的港灣,
歲月之舟將在此找到停泊的錨位。
工作有力度
在工作中一定要保有力度,
積極開拓進取,大開大合。
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目標,
而實現目標的辦法就是工作!
工作力度加大了,業績高了,
能實現目標的可能性也多了。
交往有弧度
不要過份介入朋友的私生活,
遠則疏淡,親則不遜,
把握好尺度,
友誼方能地久天長。
胸懷要大度
「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
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說的就是做人要有度量,心胸要寬廣,
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
凡事不必斤斤計較,
往後一步海闊天空,
放下計較個人得失,
寬容對待傷過你的人或事吧。
讀書有厚度
讀書的厚度不僅有尺量的高度,
也包括內容質量,
如果你發現自己好長時間沒讀書,
那你就要知道,你已經墮落了。
不是說書本有多了不起,
而是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現實,
仍在奮鬥中尋找另一種可能性。
視野有寬度
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多,看不遠
所謂視野,就是在你的視角裡應是廣袤田野,
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應往遠處看而不被侷限,
不應只光看到點,而沒有看見後方的面,
人生注定要受許多委屈,
然而越是成功的人,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
想讓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和炫彩,
先學會放寬視野,做個智者、仁者。
理論有深度
理論,就是說話。
懂點《道德經》、《孫子兵法》、《易經》,
知道點「取勢明道優術」、「變易簡易不易」,
先賢智慧,都讓你更有深度。
談吐有深度,才可仗義執言,
辦事有速度
人生扣除少年和老年,
能真正打拼事業的時間並不長。
因此要懂得善抓機遇,放大效益,
做事要講究速度,持高效率,
養成時間觀念,守時才能守信,
守信才能做事、交友、成大業。
事業有高度
人們都希望有所成就,無論人生或事業,
生命在前行中頓悟,歲月在積累中生香,
無論何種事業,都要日積月累,
平凡的工作也要努力做好。
吃喝勿過度
朋友們在一起喝酒,必是情深之交,
飲酒是喝一種意境、一種情趣,
喝得暢快微醺恰到好處,
倘若喝得酩酊大醉甚至亂了體統,
失去了朋友相聚的意義,傷身又有失大雅。
喝酒不要過度,注意身體健康,
保持不失態才是最佳高度。
鍛練為常度
生命是極其寶貴的,但也相當脆弱,
珍惜生命,首要條件是「運動鍛練」
從而預防疾病、消除疲勞、爭取健康長壽,
其次要有知足、豁達、樂觀的思維,
第三是有適宜的健康飲食,
最後則是力爭勤於思考、學習新知,
緊跟時代的發展而提升自我。
享受有捨度
「有勢不可使盡,有福不可享盡」
人生苦短,適情怡性,
愉悅身心固然為重要之事,
但貪一時之歡,逞一時之快,
奢華糜爛的生活絕不可取。
壽命有長度
做人選擇幾分淡泊,清風細雨,
寬容厚德而活得更有韻致與詩意,
做事可以選擇幾分從容,俯仰之間仍是灑脫,
凡事如果以私心而為,必然會走向反面結果。
古人推崇「中庸」之道,
以利他之心待人待物,
不偏不倚,最為恰到好處
若善於將此信念運用到生活中,能無往而不利。
這些你千萬要切記...
虛心過頭就成為虛偽;自信過頭就成為傲慢;
原則過頭就成為僵化;開放過頭就成為放縱;
威嚴過頭就成為架子;謙遜過頭就成為懦弱;
隨和過頭就成為盲從;膽量過頭就成為張狂;
精明過頭就成為自私;直率過頭就成為草率。
凡事當有度,做人要知足。
我們選擇不了命運,
但可以選擇走過生命的方式,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