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
除了父母之外,還有其他人,
以及整體社會環境,
所以一個家庭裡出來的幾個孩子,
往往差異也很大。
但是,父母可以做的是,
當孩子根本不尊重你,
不知感恩的時候,完全可以停止付出,
讓子女知道你是有原則有底線的。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作者:晚情
微信公眾號:傾我們所能去生活(ID: wanqingdepingtai)
最近網上有篇文章挺熱門的,
《父母最心寒的是:
子女一邊依賴,一邊嫌棄》:
已經退休在家的王姨,
為了照顧女兒冰兒,
以及替女兒帶外孫,
放棄了安逸的晚年,
離開老伴去了北京,
可是在帶孩子的問題上,
被女兒百般嫌棄,
受了很多委屈,
最後一怒之下回了老家。
於是,女兒女婿就抓瞎了,
請保姆怕遇到黑心保姆,
入幼兒園,
又被頻發的虐童案嚇到了,
辭職在家帶娃,
又捨不得正在上升的事業。
最後,
走投無路的冰兒夫妻帶著孩子來給王姨道歉,
誠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
王姨又乖乖回北京去幫女兒帶孩子了。
多一點感謝,
別把父母的好視為理所當然
文章講述了一個社會縮影:
很多成年子女,
在生活上依賴父母,
比如讓父母帶孩子,
幫忙做家務等,
但同時又嫌棄父母帶孩子帶得不好,
家務做得不稱自己的心。
替父母們感到委屈:
我們犧牲了晚年生活,
可是依然得不到孩子的尊重與感恩。
呼籲當下的年輕人要多尊重、感恩父母,
不要讓他們一邊付出,一邊心寒。
依賴卻又百般嫌棄,
換來的只是父母的心碎
文章的出發點是好的,
說的也是社會現狀,
放眼我們周圍,
這樣的子女真的比比皆是。
沒人幫忙帶孩子,
怪父母公婆自私只顧自己,
並且發狠話:
你現在不幫我帶孩子,
老了就別指望我養老;
買不起房子,
嫌父母太窮,
給不了自己太多助力;
而更令人心寒的是,
有的父母已經傾盡全力付出了,
子女依然不滿:
買房出了首付,子女嫌棄,
一輩子才攢了這麼點錢,真沒本事;
起早貪黑幫子女帶孩子,
被嫌這裡不衛生,
那裡不科學。
父母的委屈無人懂,
但放任孩子這樣不尊重人,
卻是不值得同情的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見女兒兒媳嫌棄
母親婆婆帶孩子帶得不好,
有時候我在想,
我們年輕人基本都上網,
而我們的上一代,
會上網的人比較少,
如果讓她們全部都上網來吐槽一遍,
相信她們的委屈和不滿,
不會比女兒兒媳少。
所以,很多人替父母們委屈不平,
指責當下的年輕人太多白眼狼。
從表面上看,
這些拼命付出的父母確實很可憐,
可是,我坦白說一句:
我並不同情這樣的父母。
我們總是過於強調現象,
卻很少深思現象背後的原因
我只想問一句:
這些不懂感恩的白眼狼是誰養出來的呢?
我們總是過於強調現象,
卻很少深思現象背後的原因。
給大家講個我跟踪了 10 幾年的案例吧!
十幾年前,在群裡認識了 W,
她有個上初中的兒子
她在群裡的一大主題就是抱怨兒子沒良心。
W 是個賢妻良母,
做得一手好菜,很樸素,不愛打扮,
從事文員工作,
當時拿著一千多一個月的薪水,
兒子基本是她照顧的。
但兒子一點都不尊重她
嫌她沒出息,
打扮得太老土,
比不上他班裡其他同學的媽媽。
W 一邊抱怨一邊拼命給兒子做好吃的,
她半是不平,半是得意地告訴我們:
兒子雖然老嫌棄她,
但是對她做的菜特別喜歡,
每次都能吃三碗飯。
但 W 不介意,
依舊溺愛孩子
所以,每到週五,
她都習慣在群裡發她早上去買了什麼菜,
晚上打算給兒子做什麼好吃的。
當時,群裡有的人看不過去,
說:如果我是你,我什麼都不給他做,
一邊吃一邊嫌棄,根本寵壞他。
W 立刻說:
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孩子不管怎麼樣,
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吧,
哪裡狠得下心來?
總是找理由避而不見,
直到有需要才出現
於是,一晃好幾年過去了,
W 的兒子上了大學,
是本地的大學,大一就交了女朋友。
W越老越想念兒子,
老是想去看兒子,
但能看到的次數非常有限,
兒子基本避而不見,
不是說自己在自習,
就是說不想出來,叫她回去吧!
哪天你兒子對你無所求,
還能關心你,那才叫真的關心
每次在兒子那裡碰了壁,
W 就會上群裡訴說自己的委屈,
群裡有人說:
既然你兒子這麼不想見你,
你乾脆連生活費都別打了。
W 大概真被傷到了,
一個月沒給兒子打生活費,
但我根本不看好她。
果然,基本從來不給她打電話的兒子,
主動給她打了電話,
還在電話裡慰問了她,
W 當天下午就給兒子打去了兩個月的生活費。
她在群裡得意地告訴我們,
兒子學會關心她了,
我一邊對著屏幕翻白眼,
一邊打字:
什麼時候你兒子對你無所求,
還能關心你,才叫真的關心你,
傻子都知道他心懷不軌,
只是想要錢。
但 W 拒絕承認,
堅持認為兒子心裡有她
我們也只能搖頭嘆息,
我們都明白,
如果不是 W 的兒子現在還需要生活費,
他會來關心 W ?
估計要等到太陽從西邊出來。
不管子女如何傷害自己,
稍微示點好,就立刻滿心歡喜
但這類父母最大的特點就是:
不管子女如何傷害自己,
只要他們稍微示點好,
就立刻滿心歡喜,不去深思了。
就如那篇文章裡的冰兒,
雖然提到了一家三口去道歉,
但那是建立在走投無路,
迫切需要母親繼續幫忙的基礎上才道的歉。
起碼我是看不到什麼誠意,
唯一看到的就是:
我得把我媽哄回來,
繼續幫我帶孩子。
如果冰兒覺得應該把晚年還給父母,
不繼續使用母親,
還依然道歉,那才看得到真誠。
但是這類父母根本看不清這一點,
所以文章裡寫道,
王姨乖乖地又回北京幫女兒帶孩子去了。
兒子一反常態的體貼關心,
與先前態度截然不同
W 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去年,她兒子大學畢業了,
兒子對她一反常態,
不但態度很好,
還時不時地給她買禮物。
那段時間是 W 最幸福的日子,
她經常在群裡說,
前天兒子給她買了件大衣,
她都說別花錢了,
兒子還是堅持給她買;
昨天兒子給她買了個枕頭,
讓她睡覺舒服點,
今天又給她買了什麼什麼。
W無比欣慰地說:
總算還有點良心,沒有白養了他。
我卻有不好的預感,在 W 眼裡,
那是兒子突然就懂事了,孝順了。
在我看來,一個沒良心了二十幾年的兒子,
突然對我很好,我覺得無事獻殷勤,
非奸即盜的可能性更大。
當然,W在興頭上,
我也不會去潑她冷水。
瞬間明白了,她兒子之前
對她的殷勤別有目的
大概一個月後,
W 在群裡問我們,
她兒子打算結婚,
她母親之前給她留了個小房子,
雖然房子舊了點,但地段很好,
她原本打算裝修一下給兒子用的。
但兒子希望她把這個房子賣了,
再貼點錢,買個大一點的新房,
寫他的名字。
我們都瞬間明白了,
她兒子之前對她的殷勤,
全部都是衝著她的房子來的,
W 自己也意識到了,
否則不會在群裡問我們怎麼看?
但她不願意承認兒子這麼現實。
敵不過兒子的甜言蜜語,
最終還是妥協
大家勸她不要把房子給兒子,
這樣的兒子靠不住,
W 表示自己會考慮大家的意見。
另一位群友私下跟我說:
看著吧,W 根本不是她兒子的對手,
房子過不了多久,
就是她兒子的了。
W總說她老公很渣、兒子沒良心,
卻從沒反思過自己的性格與做法,
就是培養渣男和白眼狼的最佳土壤
果然,僅僅三天後,
W 就無比甜蜜地告訴群友們,
她決定把房子賣了給兒子換新房,
因為兒子跟她說,買了大房子後,
如果他爸爸對她不好,
就立刻把她接過去,好好享清福。
我本不想破壞 W 的幸福感,
但還是沒忍住:
那你最好先問清楚你兒子,
是請個保姆好好伺候你的一起住呢,
還是你買菜做飯帶孩子,
免費給他們做保姆的一起住。
W 不以為意,
開玩笑說我別是嫉妒她吧,
我一口氣差點沒提上來,
只是在心裡感慨:
這世上真有這麼多癡情的父母嗎?
完全看不出自己孩子的本性?
別人對待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這一點,適用於任何關係
所以,當我一路看了 W 的故事後,
再聽到那些經常抱怨孩子沒良心,
轉身卻繼續為子女拼命付出的父母,
我真心同情不起來。
要知道,
別人對待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這一點,適用於任何關係:
夫妻、朋友、同事、親子等。
尤其是溺愛成性的父母,
根本沒有教會子女感恩、尊重
說難聽點,反正對你不好,
你也依然願意一廂情願地付出,
那又何必費心費力地對你好呢?
要知道,摒棄劣根性的人根本不多。
尤其是這些父母,
他們根本沒有教會自己的子女,
什麼是感恩,什麼是尊重,
他們只是用自己毫無原則的愛,
把子女養成了白眼狼而已。
當然,子女沒良心,
也並不能完全怪父母
因為一個人的成長過程,
除了父母之外,還有其他人,
以及整體社會環境,
所以一個家庭裡出來的幾個孩子,
往往差異也很大。
但是,父母可以做的是,
當孩子根本不尊重你,
不知感恩的時候,
完全可以停止付出,
讓子女知道你是有原則有底線的。
保有底線,才不會被予取予求,
利用完卻隨意丟棄
可是這類父母往往沒有讓
孩子了解到這件事,
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
父母怎麼可能跟子女計較呢,
哪有父母不管子女的呢?
然後一邊抱怨,一邊付出。
所以,
任何一種不對等的關係,
本質上都符合一句話: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與人無尤!
現在加入好友 🔥🔥🔥
上班族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職場上、生活中的各種煩惱!
本文授權轉載自 傾我們所能去生活,原文 於此
(責任編輯/Winni)
晚情:作家,編劇
雲意軒翡翠創始人, 著有《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不攀附,不將就》,
新書《做一個有風骨的女子:不迎合、不媚俗》、《純真如你》正在熱賣中。
微博@晚情的小窩,個人公眾平臺:傾我們所能去生活(wanqingdeping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