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台股落難股王 大立光(3008)在 11 日展開逆襲,
盤中攻上 4,100 元漲停,
主要是因為昨日法說會發布去年度財報驚豔各界,
包括去年第 4 季毛利率、稅後盈餘均創歷史紀錄,
全年更大賺 19 個股本。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大立光短線反彈
多數法人保守看待後市
大立光去年 12 月營收提早下滑,
引發市場疑慮,股價大跌,
在年報利多超乎預期之下,
短線展開反彈。
不過,大立光對今年首季業績依然看淡,
國內外法人在昨日法說會之後,
多數不改保守看待其後市的觀點。
大立光執行長:
預期第 1 季營收低於去年同期
近期法人相當擔心大立光 2018 年首季營運狀況,
尤其去年第 1 季毛利率超過 70 %,
如果今年首季營收無法超越去年同期水準,
首季獲利就有可能出現衰退。
對此,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表示,
今年 1 月營收將不如去年 12 月,
2月營收也會不如 1 月,
不排除今年第 1 季營收將低於去年同期的可能性。
全塑鏡片表現優於混合式
2018仍是市場主流
市場關注混合式鏡片(玻璃搭配塑膠)
是否將在 2018 年滲透率大增,進而威脅到大立光?
林恩平指出,全塑膠鏡片的光學表現優於混合式鏡片,
今年全塑膠鏡片仍將是市場主流,
玻璃鏡片目前在智慧型手機領域並沒有優勢。
至於當紅的車載應用方面,林恩平表示,
大立光已積極經營車載用鏡片,
由於車載環境嚴苛,
車載用鏡片以耐熱性佳的玻璃鏡片為主,
製程則是研磨、而非模造,
可是取得車廠認證時間比較長。
手機鏡頭設計重心轉向
中長期恐面臨結構性問題
雖然大立光今年仍不會喪失手機鏡頭產業的龍頭,
但法人認為市占率可能會逐漸下滑,
中長期更可能面臨結構性問題:
當手機相機設計的重心從畫素提升,
轉向擴增實境(AR)、3D感測等新功能後,
像大立光這樣的純鏡頭供應商優勢會下滑,
除非能快速轉型成為鏡頭模組、軟體的供應商。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不論你是投資新手還是高手🔥
現在加入好友
獲得股市、財經最新消息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同意請勿侵權。(責任編輯 / 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