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 30.9% 家庭零存款的 14 種生活習慣,你中了幾個?

蔡誠圃

蔡誠圃

  • 2018-01-12 14:32
  • 更新:2020-01-21 15:05

讓 30.9% 家庭零存款的 14 種生活習慣,你中了幾個?

(圖/shutterstock)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

 

比年收入變高還重要的

就是「正確使用金錢的習慣」

可能很多人從 22 K 開始

但薪水調到 30 K 時

存款並沒有因此多 8000

到底問題出在哪邊

怎麼總是存不到錢

又找不到原因

 

快一起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4 種零存款的生活習慣,你中了幾個?

01.每天都會攝取高熱量的外食

02.平常太多推不掉的聚餐,晚歸還得搭計程車

03.常在附近的提款機領錢,但不在意被扣手續費

04.買車沒開幾次,還要負擔交通費和未繳完的車貸

05.因為社群交際產生的通訊費

06.不瞭解保單內容,卻定期支付高額保費

07.為了轉換心情,常隨手買飲料零食

08.長期購買酒類、菸類等嗜好品

09.考慮丈夫公司職務,給予過多零用錢

10.為了孩子未來,讓他們就讀學費較高的中學

11.全家一年一次出國旅遊

12.為了和孩子同學的媽媽打好關係,特意買名牌服飾

13.對流行商品敏銳,會特別購買新家電

14.餐費開銷會特別注重要健康、天然、安全的食材

 

以上 14 個生活習慣,你中了幾個呢?

快分享給你身旁有一樣習慣的朋友XD

 

評估日常消費設立省錢目標

昂貴消費先找是否有替代方案

以上消費模式,一般人都會遇到

像聚餐,不管是個人唱KTV喝酒

還是出社會應酬過久,最後沒車搭回家

改搭較貴的計程車,都是無形成本

 

先試著先領出本月生活費

或買車(昂貴品)前先評估好自己使用程度

聚餐時,可以到場表示心意之後提早先離席

都有助省錢又不失禮貌

 

當個人有良好儲蓄習慣後

邁入家庭這個階段,才不會常為生計煩惱

也可以討論彼此的存錢習慣

男女朋友階段也是如此

有些支出一樣可以互相討論/建議

 

(贊助商連結)

 

存錢要先釐清家庭儲蓄狀況

注意大筆債務和開銷

當脫離個人進入家庭

想紮實存錢,需要釐清家庭收支

要清楚大筆開銷

尚未繳清款項(像房貸車貸)

才不會以為夠用的儲蓄

突然哪天不夠,又無法解決

 

家庭最大開銷應該是教育費

當孩子們到了一定年紀

可以試著召開家庭會議

討論有關於金錢的問題

 

從小到大的教育費

或許高中前有辦法全額負擔

大學,可能就無法

跟孩子共同討論

他自己需要負擔多少學費

同時培養正確的金錢觀以及責任感

 

 

讓孩子知道你能負擔的金額

剩下的一起想辦法!

當上父母後,要記得

別打腫臉充胖子

而是真實討論家裡實際狀況

讓孩子對於你無能為力的部分

有心理準備要自己處理、負責

別總用一句「總有辦法」帶過

 

尤其,給孩子一個正確觀念

存款不足,想買房就再等等

否則學貸尚未償還完畢

因為買了車、房,多了貸款

只會越來越辛苦

 

希望孩子走得順利、成熟

這些狀況一定要一起討論

別將金錢的話題視為禁忌

既然共同組成家庭

沒有誰必須獨自扛起一切

 

心得總結

確實,把個人管好的消費習慣管理好後

邁入家庭會比較行有餘力

尤其提款機的手續費,長期累積下來

真的也是不少錢

大學時期誰都是好朋友

聚餐總會比較多

出社會後同事聚餐也不能缺席

加上紅包開始轟炸

沒有好好管理好自己的消費習慣

真的會覺得,存款無法增加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推薦你看這本《 90 %的節約都會造成反效果》

作者: 橫山光昭  譯者: 林佑純 出版社:大是文化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

 

蔡誠圃

蔡誠圃

菜圃股倉網站:http://www.tpshouse.tw FB社團:http://bit.ly/2utDtRJ FB粉絲頁:http://bit.ly/2UYQRcc - 從小偏好儲蓄,於2007年時受朋友分享在股市的獲利過程啟發,開始對股市產生好奇,於是在儲蓄本金的過程中持續學習投資,目前撰寫儲蓄銜接股市初階的教學文章,希望能藉此協助初學者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