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瑞銀第 18 屆大中華區研討會
近日在上海舉行,
瑞銀中國汽車產業分析師鞏旻在會中指出,
由於政策上全力支持等因素,
中國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意願為全球最高,
中國車廠投產電動車也最積極,
加上中國企業擁有全球一半的電動車電池產能,
電池成本下降超乎預期,
中國電動車市場可說是全球最「肥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中國政府大方補貼政策
讓中國電動車產業鏈非常賺錢
鞏旻表示,目前不管是特斯拉(Tesla)、
美國通用汽車(GM),還是福斯(Volkswagen),
這些車廠生產的電動車都是賠錢賣。
但由於中國政府大方補貼政策,
整個中國電動車產業鏈非常賺錢;
對中國本土車廠來說,
生產銷售電動車比燃油車更好賺;
中國電池廠商 2016 年毛利率
可達 45 %~ 50 %,
2017 年補貼縮水,但還是能達到 35 %~ 40 %。
中國是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
去年銷量占全球 45 %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去年銷量占全球 45 %,
相對於中國汽車年銷售占全球不到 30 %,
比例算是非常高,
這跟中國政府在政策上的全力支持息息相關。」
鞏旻表示,不僅官方政策大力支持,
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度更是出奇的高。
根據瑞銀去年度的一項調查,
在中國、日本、韓國、美國、英國和德國
總共約 1 萬名受訪的消費者當中,
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程度最高,
高達 58 %回覆會考慮買純電動車,
而歐美、日本的消費者
平均僅約有 20 %~ 30 %的比例會考慮電動車。
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兩大因素
鞏旻表示,電動車之所以能取代燃油車,
有兩大因素:
電池性能明顯提升、電池成本降很大。
「目前中國企業擁有全球一半的電動車電池產能,
韓國企業可能擁有 20 %多;
去年在中國生產銷售的電池價格
下跌了 30 %左右,
跌幅大於我們原先的預期,
但中國主要電池廠商
去年的毛利率仍可維持在 30 % 多。」
在電車充電樁方面,
2016 年底美國有 4 萬個,
日本有 2 萬個,
中國約有 14 萬個,
2017 年底中國的目標是達到 30 萬個,
明顯超越其它國家。
很多人不買電動車,
主要就是擔心充電問題,
隨著充電椿越來越普及,
甚至將來搭配車廠提供的「移動充電寶」救援服務
(以卡車搭載充電椿提供緊急救援),
相關焦慮就會減少。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不論你是投資新手還是高手🔥
現在加入好友
獲得股市、財經最新消息
本文由 Money 錢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責任編輯:S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