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動作判斷市場風向

Money錢

Money錢

  • 2018-01-10 11:10
  • 更新:2018-07-26 14:33

外資動作判斷市場風向

(圖/shutterstock)

 

台灣股市屬於全球新興市場,

國際資金及匯率變動與股市

呈現正向關係。

外資在 2017 年 11 月中的操作

開始轉多為空,

往獲利了結方向走...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估 2018 年 1 月以後

外資的主要策略

外資投資台股一向訴求「四贏」:

期貨、價差、匯率與融券補空。

外資賣出操作流程是

現股搭配指數期貨合約,

先將「期貨多單」平倉獲利,

再將現股慢慢出脫。

此混合操作是依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馬可維茲(HarryMarkowitz)的

「效率前緣」理論,

會先將「預期報酬率」與

「風險」較高期貨,

在指數高點時減倉,

再慢慢出脫電子權值類股。

 

既然全球資金尚未全面緊縮,

依財務理論文獻驗證,

在資金寬鬆與緊縮過渡期間,

金融業會出現存放利差拉大、

放款獲利增速緩慢成長;

未來外資在新興股市現股操作,

可能轉向到金融股;

以本益比或市價淨值比概念衡量,

台股金融類股價尚未被高估,

 

因此

出脫電子類股,買進金融權值股

可能成為外資在 2018 年 1 月以後

投資主要策略。

 

 

 

文章繼續 ↓ ↓ 

------------------------------------------------------

2018 年了,你必須搶先知道...

✓ 這 6 檔趨勢股漲最兇
✓ 可以長抱的 6 檔基金
✓ 8 檔長期大賺的科技股

立即搶先看

最新一期 Money錢 12 月號 

全台便利超商、各大書局現正熱銷中
線上立刻搶購>>贈送 599 元理財寶抵用劵 

------------------------------------------------------

文章繼續 ↓ ↓ 

 

為何如此推斷?

因為電子權值股如台積電(2330)

大立光(3008)鴻海(2317)等,

在 2017 年 11 月 21 日後,

原本平台走勢後突然下跌;

而在 21 日同一天,

金融類股如國泰金(2882)

富邦金(2881)中壽(2823)等,

卻是在平整後突然大漲。

若用市場分析師語言,

這是拉金融出電子,

這種情勢可運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CapitalAsset Pricing Model,

簡稱 CAPM 模型),

推演未來大盤發展。

 

金融類股只是多頭對大盤指數的救援 ?

2017 年 11 月後,

台股金融類股與電子類股關係呈反向,

與大盤正向的交易日也不多;

剛開始金融類股只被當成

多頭對大盤指數救援,

但它也抵擋不住電子賣壓、

無法扭轉大盤下跌。

 

 

金融類股與大盤漸呈緊密關係

CAPM 顯示,就主流類股而言,

長期會先與大盤指數

呈現負向再轉為正向,

這個過程循環期間至少約近兩年。

 

2017 年 12 月初後電子類股價衰敗,

金融類股與大盤漸呈緊密關係。

如果台灣股市是強式效率市場

(Strong FormEfficiency,

目前股票價格充分反應了

所有已公開和未公開之所有情報),

則在 Fed 開始操作縮表後,

美元指數會呈現利空出盡

不會再度強勢。

外資在新興市場不必然就得全面撤退,

可將資金轉向金融類股;

此時電子類股價

也會因修正到一定合理價,

外資將之前借券部位

開始由集中市場買進回補,

指數止跌回升。


預期台股站上多方

雖然美國聯準會(Fed)確定要縮表,

升息緊縮貨幣政策迫在眉睫,

但歐洲央行仍在進行歐元 QE,

且目前美國物價年增速度相當有限;

未來全球利率雖將依序上揚,

但是平減物價後、

實質利率不會迅速升高;

因此外資完成這個操作循環後,

預期對台股會恢復站到多方。

 

 

投資人該關心的是...

2018 年 1 月之後會如何演變?

以台股來說會有幾種發展,

悲觀認為 2018 年初後

電子權值股會拖著金融股一起下跌

若 Fed 因通膨大幅升息
外資可能再度撤離

若是這樣發展,

則金融類股上揚顯然

只是掩護外資撤退,

缺乏長期投資誘因。

​這顯示由系統性因素(市場整體風險)

判斷是不對的,

因為未來全球貨幣市場

將要或是已經進入深度升息循環,

因此利差拉高是可以預期;

但是若出現第 2 種情況,

便不會如此發展,

也就是經濟景氣復甦,

企業與消費者對資金有強烈需求;

如果是這樣,拉金融出產業,

拉道瓊出科技類股的風險就不會存在。

 

這兩種情況,你無法預期...

但有種情況卻是預期不到,

就是通貨緊縮及高度通膨。 

此兩者非股市與 Fed 所要;

通貨緊縮是對經濟景氣復甦否定

而後高度通膨是對 Fed 潑冷水,怎麼說呢?

非預期性通膨告訴 Fed,

過去所做方向錯誤,

調升利率與縮表進程已太慢啦!

 

錯估之下,可能是場更糟的災難

在高通膨下,

投資者必然預期 Fed 將再大幅升息,

這又會進一步影響匯市;

在利率平價理論下,

美元指數將突然反轉又上揚。

這種逆轉

會被外資視為新興市場匯率將要貶值,

因此留下來的資金會發生匯損。

而若當時股價指數還處於高檔,

則外資可能再度啟動賣超操作,

資金再次由新興市場撤退。

若朝此方向發展,

就是由拉金融出電子轉為雙雙下跌,

這該是投資人最應擔心的系統性風險。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不論你是投資新手還是高手🔥
現在加入好友
獲得股市、財經最新消息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