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2017 年憑著中低階 J(Junior)系列
叫好又叫座的成績,
彌補在中國的表現失利,
三星整體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達 3.2 億支,
年成長率達 3%。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由於三星智慧型手機長期在全球市場深耕,
研究機構 TrendForce 預估,
2018 年智慧型手機生產總數仍將穩站全球第一名寶座,
但由於市場競爭激烈,高階有強敵蘋果,
Android 陣營則有中國各品牌環伺,
使得三星面臨極大的壓力,
在生產數量上較 2017 年呈現 3% 的些微衰退。
2017 年蘋果 iPhone X 話題性十足,
總生產數量僅較 2016 年成長 3%。
但受限創新技術的良率提升不易,
總生產數量僅較 2016 年成長 3%。
然而,從供應鏈的訊息來看,
2018 年新一代 iPhone 除了在既有的規格上
如 Face ID、螢幕占比等持續優化外,
也考慮增加 AMOLED 機種比重、提高記憶體容量規格。
另外,為了迎合市場各階層的需求,
蘋果也將於第二季推出第二代 SE 系列主打中階市場,
預估 2018 年 iPhone 生產數量將持續擴大,
年成長率上看 7.5%。
小米生產市占率更有望在 2018 年
追平 OPPO、vivo 表現
中國品牌過去幾年透過強勁的內需市場成就一方霸主的地位,
但隨著中國既有智慧型手機市場已逐漸飽和,
不論是既有品牌、新創品牌不約而同
開始轉向布建海外新興市場以及海外電信商,
以維繫市占水平。
其中小米在 2017 年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
年成長率高達 76%,
除了透過實體店增加銷售渠道外,
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更是功不可沒,
如印度、印尼等新興市場;
傳音控股集團旗下各品牌在新興國家的合計表現也非常亮眼。
預估 2018 年小米以及傳音控股集團將延續此一態勢,
繼續拓展海外市場,
小米生產市占率更有望在 2018 年追平 OPPO、vivo 表現。
2017 年 OPPO 及 vivo 表現依舊不俗,
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分別較 2016 年成長 17.8% 及 19.5%,
但由於兩者的行銷策略仍以國內銷售為大宗,
加上旗下機種採用高規格配置不斷壓縮獲利空間,
增添維繫高度成長難度,
預估 2018 年生產總量將較 2017 年下修 10%。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不論你是投資新手還是高手
現在加入好友
獲得股市、財經最新消息